東家丘蓄緣何息,百里奚牛為底肥
出自宋代陳普《乙巳邵武建寧夜坐書呈諸公》:
東家丘蓄緣何息,百里奚牛為底肥。
自得三人雖損一,此心到處物無違。
注釋參考
東家丘
據(jù)《孔子家語》載, 孔丘 的西鄰不知 孔丘 的才學(xué)出眾,輕蔑地稱之為“東家丘”。 北齊 顏之推 《顏氏家訓(xùn)·慕賢》:“世人多蔽,貴耳賤目,重遙輕近,少長(zhǎng)周旋,如有賢哲,每相狎侮,所以 魯 人謂 孔子 為東家 丘 。” 唐 李白 《送薛九被讒去魯》詩:“ 宋 人不辨玉, 魯 賤東家 丘 ?!?宋 陳善 《捫虱新話·傳記夫子神怪》:“夫子方無恙之日,伐木於 宋 ,削跡於 衛(wèi) ,窮於 商 周 ,阨於 陳 蔡 ,人以為是東家 丘 也?!焙蟪S脼椴鸥叨槐皇廊怂R(shí)者的典故?!度龂尽の褐尽ぺ瓊鳌贰?太祖 征 吳 , 原 從行” 裴松之 注引《邴原別傳》:“ 崧 曰:‘ 鄭君 學(xué)覽古今,博聞彊識(shí),鉤深致遠(yuǎn),誠學(xué)者之師模也。君乃舍之躡屣千里,所謂以 鄭 為東家 丘 者也?!?原 曰:‘君謂僕以 鄭 為東家 丘 ,君以僕為西家愚夫耶?’” 清 俞樾 《茶香室叢鈔·唐人選唐詩》:“余謂 李 杜 諸人在今日則光芒萬丈矣,在當(dāng)日亦東家 丘 耳?;蛟鈹P棄,初不足怪?!币嗍》Q“ 東丘 ”。 唐 嚴(yán)維 《馀姚祗役奉簡(jiǎn)鮑參軍》詩:“知己欲依 何水部 ,鄉(xiāng)人今正賤東 丘 ?!?/p>
緣何
因何;為何。 晉 干寶 《搜神記》卷十六:“王粧梳,忽見 玉 ,驚愕悲喜,問曰:‘爾緣何生?’” 宋 梅堯臣 《郭之美忽過云往河北謁歐陽永叔沉子山》詩:“問我此蟠桃,緣何結(jié)子遲?!薄毒劳ㄑ浴虖┙芤绘萍摇罚骸澳愦惺巧趺纯腿耍烤壓斡姓煸趦?nèi)?” 歐陽予倩 《搶傘》:“你是何人到此地,緣何將奴乳名提?”
百里
(1).一百里。謂距離甚遠(yuǎn)?!兑住ふ稹罚骸罢痼@百里,不喪匕鬯?!薄对姟ご笱拧どH帷罚骸熬S此圣人,瞻言百里?!薄妒酚洝O子吳起列傳》:“兵法,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將。” 宋 蘇軾 《明君可與為忠言賦》:“心茍無邪,既坐瞻於百里;人思其效,將或錫之十朋?!?清 紀(jì)昀 《閱微草堂筆記·如是我聞二》:“乃知天下事,但知其一,不知其二,多有收目前之效而貽后日之憂者,始服 永公 ‘熟慮其后’一言,真‘瞻言百里’也?!?/p>
(2).古時(shí)諸侯封地范圍?!睹献印とf章下》:“天子之制,地方千里,公侯皆方百里。”后用以稱諸侯國。參見“ 百里之命 ”。
(3).亦謂地小?!睹献印す珜O丑上》:“然而 文王 ( 周文王 )猶方百里起,是以難也?!薄盾髯印ぶ倌帷罚骸肮噬朴弥瑒t百里之國足以獨(dú)立矣?!?/p>
(4).古時(shí)一縣所轄之地。因以為縣的代稱。《漢書·百官公卿表上》:“縣大率方百里?!?漢 蔡邕 《太尉陳公贊》:“公在百里,有西產(chǎn)之惠,賜命方伯,分 陜 餘慶?!?晉 陶潛 《酬丁柴?!吩姡骸氨彼韭?,惠于百里?!?唐 王勃 《上明員外啟》:“三冬文史,先兆跡於青衿;百里絃歌,即馳芳於墨綬?!?/p>
(5).借指縣令。《后漢書·循吏傳·仇覽》:“ 渙 ( 王渙 )謝遣曰:‘枳棘非鸞鳳所棲,百里豈大賢之路?!?李賢 注:“時(shí) 渙 為縣令,故自稱百里也。”《南齊書·文學(xué)傳·崔慰祖》:“帝( 明帝 )欲試以百里, 慰祖 辭不就?!?宋 王禹偁 《畬田詞》序:“茍擇良二千石暨賢百里,使化天下之民如斯民之義,庶乎污萊盡闢矣?!?/p>
(6).寶劍名。 晉 崔豹 《古今注·輿服》:“ 吳大帝 有寳刀三,寳劍六。寳劍六:一曰白虹……六曰百里?!?/p>
(7).復(fù)姓。 春秋 秦 有 百里奚 。見《孟子·萬章上》。
為底
治足繭?!渡胶=?jīng)·南山經(jīng)》:“﹝玄龜﹞佩之不聾,可以為底。” 郭璞 注:“底,躪也;為猶治也?!?袁珂 校注:“底同胝,足繭也。可以為底,可以治足繭也?!?/p>
為什么。 唐 唐彥謙 《越城待旦》詩:“為底朱顏成老色,看人青史上新名?!?宋 楊萬里 《憩楹塘驛》詩:“松鳴竹嘯響千崖,為底炎蒸吹不開?!?宋 沉遼 《答林夫五頌次元韻》之四:“世間明闇一毫端,為底忙時(shí)不肯閑?!?/p>
陳普名句,乙巳邵武建寧夜坐書呈諸公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可堪大老留青眼,更向諸郎識(shí)白眉作者:曾協(xié)作品:謝翁子履子進(jìn)惠詩二首
- 猶聞城里鐘。
- 下可容百人,墻隅亦深邃。作者:杜甫作品:題衡山縣文宣王廟新學(xué)堂,呈陸宰
- 聞?wù)f亭花好,居然似蜀鄉(xiāng)作者:張栻作品:寄題周功父溪園三詠嫣然亭
- 酒有神通排磊塊,書無靈圣困英雄
- 莫慮鹓雛無浴處,即應(yīng)重入鳳凰池。作者:白居易作品:予與微之,老而無子,發(fā)于言嘆
- 石尤風(fēng)莫起,芳物畏君吹作者:梅堯臣作品:依韻和烏程子著作四首其三早春游南園
- 細(xì)草翻驚雁,殘花伴醉人
- 宴坐世間觀此理,維摩雖病有神通。作者:王安石作品:讀維摩經(jīng)有感
- 出門天地闊,何處不逍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