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梅堯臣《答顯忠上人》:
驅(qū)馬傍馳道,歸自許西偏。
高車非舊貴,立避槐樹邊。
心雖欲往謁,仆餒行不前。
是甘處窮巷,晨笑微生煙。
儻有好事者,扣門與留連。
或有袖中詩,語熟氣頗全。
曾不類緇褐,始可令勉旃。
京師百許寺,知幾相差肩。
注釋參考
不類
(1).不善?!对姟ご笱拧ふ皡n》:“不弔不祥,威儀不類。” 毛 傳:“類,善?!?孔穎達 疏:“威儀有不善。” 晉 劉琨 《勸進表》:“抗明威以攝不類,杖大順以肅宇內(nèi)。”《舊唐書·德宗紀下》:“秉心匪彝,自底不類。兇狡成性,扇構(gòu)多端?!?/p>
(2).作自謙之詞,猶不肖?!稌ぬ字小罚骸坝栊∽硬幻饔诘拢缘撞活?。” 蔡沉 集傳:“不類猶不肖也。” 明 何景明 《六子詩序》:“六子者皆當世之名士也,予以不類,得承契納,輔志勵益者多矣!”
(3).不同;不象?!兑葜軙す偃恕罚骸把孕胁活?,終始相悖,外內(nèi)不合?!?唐 韓愈 《石鼓歌》:“辭嚴義密讀難完,字體不類隸與科。” 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水莽草》:“嗅之有異味,不類茶茗。” 郭沫若 《斷斷集·從典型說起--<豕蹄>的序文》:“這段故事既不類有心的揭發(fā),也不類任意的調(diào)皮?!?/p>
(4).不及于,不包括?!豆茏印ぞ枷隆罚骸捌溥x賢遂材也,舉德以就列,不類無德;舉能以就官,不類無能?!?/p>
緇褐
(1).僧人之服。 宋 吳處厚 《青箱雜記》卷一:“﹝ 王旦 ﹞遺命剃髮,以僧服斂,家人不欲,止以緇褐一襲納諸棺而已。”
(2).借指僧侶。 宋 蘇軾 《賀坤成節(jié)表》:“放億萬之羽毛,未若消兵以全赤子;飯無數(shù)之緇褐,豈如散廩以活飢民?!?/p>
勉旃
努力。多于勸勉時用之。旃,語助,之焉的合音字?!稘h書·楊惲傳》:“方當盛 漢 之隆,愿勉旃,毋多談?!?唐 杜甫 《秋日夔府詠懷奉寄鄭監(jiān)李賓客一百韻》:“困學違從眾,明公各勉旃。” 宋 歐陽修 《送謝中舍》詩之二:“人生白首吾今爾,仕路青云子勉旃。” 李大釗 《在<國民雜志>周年紀念會上的演說》:“諸君本此進行,將來對于世界造福不淺,勉旃?!?/p>
梅堯臣名句,答顯忠上人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