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朝白居易《池上閑吟二首》
高臥閑行自在身,池邊六見柳條新。
幸逢堯舜無為日,得作羲皇向上人。
四皓再除猶且健,三州罷守未全貧。
莫愁客到無供給,家醞香濃野菜春。
非莊非宅非蘭若,竹樹池亭十畝余。
非道非僧非俗吏,褐裘烏帽閉門居。
夢游信意寧殊蝶,心樂身閑便是魚。
雖未定知生與死,其間勝負兩何如?
注釋參考
非道
(1).不合道義;不正當?shù)氖侄??!稌ぬ紫隆罚骸坝醒阅嬗谌晷?,必求諸道;有言遜于汝志,必求諸非道。” 孔 傳:“人以言咈違汝心,必以道義,求其意,勿拒逆之;遜,順也。言順汝心,必以非道察之,勿以自臧。” 宋 儲泳 《祛疑說》:“君子可欺以其方,難罔以非其道,惟達理者不受非道之欺?!?/p>
(2).不恰當;不適宜。《韓非子·奸劫弒臣》:“處非道之位,被眾口之譖,溺於當世之言,而欲當嚴天子而求安,幾不亦難哉!”
(3).非常事故,變故?!短綇V記》卷一一五引 唐 戴孚 《廣異記·王乙》:“洎夜秉燭,其從悉已大酣,乙慮有非道,默坐念咒?!?/p>
俗吏
才智凡庸的官吏。 漢 賈誼 《治安策》:“夫移風易俗,使天下回心而鄉(xiāng)道,類非俗吏之所能為也。俗吏之所務,在于刀筆筐篋,而不知大體?!薄稘h書·兒寬傳》:“異日, 湯 見上。問曰:‘前奏非俗吏所及,誰為之者?’ 湯 言 兒寬 。” 清 錢謙益 《福建泉州府知府趙士許授中憲大夫制》:“爾為郡一出於仁人、學士之為,而絶去鄙儒、俗吏之習,其亦有前政之思乎?” 郭沫若 《革命春秋·歸去來·達夫的來訪》:“我看 達夫 的使命依然是做個文藝作家,與其為俗吏式的事務所糾纏,倒應該隨時隨地去豐富自己的作家的生命?!?/p>
烏帽
烏帽 (wūmào) 黑帽。唐時貴族戴烏紗帽,后來上下通用。烏紗帽后來成為閑居的常服。簡稱烏紗 black headgear of an old-time official 忠烈青衣烏帽。—— 清· 全祖望《梅花嶺記》白居易名句,池上閑吟二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交換人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