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方回《秋夜聽雨》:
騷騷從何來,高樹暗淅瀝。
颯颯未云已,虛檐微點滴。
□□忽遽作,稍疏仍驟密。
寒飚尋侑之,浩洶陣馬只。
□□□□翻,濺瀉類樸擊。
決渠落深沼,鞺鞳激水石。
衾薄四體□,□滅百慮寂。
閉目觀我身,未覺白勝黑。
已而悄然靜,鳴聲惟蟋蟀。
質(zhì)明靸破鞋,滿砌落葉濕。
注釋參考
騷騷
騷騷 (sāosāo) 急迫的樣子 in hurry 山農(nóng)驚長吏,出拜家騷騷。——宋· 黃庭堅《勞坑入前城》 形容大風的聲音 rustle 寒風凄其永至兮,拂穹岫之騷騷。——漢· 張衡《思玄賦》淅瀝
淅瀝 (xīlì) 象聲詞,形容輕微的風雨聲、落葉聲等 rustle of falling leaves,snow and rain方回名句,秋夜聽雨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