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胡寅《登南紀樓》:
西望巫峽峰,東望洞庭湖。
南望大江橫,北望楚王墟。
平時十萬戶,鴛瓦百賈區(qū)。
夜半車擊轂,差鱗銜舳艫。
麥麻漫沃衍,家家足粳魚。
深山雞犬接,誰復(fù)識於菟。
挻禍者何人,火獵而兵屠。
庚戌日南至,渠魁宴宜都。
一膾八百姬,坐無羊與豬。
葛伯殺餉童,湯征自毫徂。
恢恢天綱漏,莽莽一紀余。
遺民百存一,茨棘伏且逋。
有田不敢耕,十倍出賦租。
籍戶析丁口,奏言民數(shù)敷。
一縣三十家,一城三百廬。
指為太平象,蒼穹焉可誣。
翩翩兩孤鶴,歸自青海隅。
長松雖好在,池圃傷榛蕪。
邦君能好客,授館高明居。
春風搖宇宙,慘澹心盤紆。
玉花暗寒食,桑谷凍不蘇。
流民渡沔來,曳牛負其孥。
似聞俶擾中,復(fù)有紅巾徒。
轇轕隨鄧間,厥意知何如。
古來上流地,最重荊州符。
形勢在東南,橫跨此其樞。
皇文不用武,重閉聞勇夫。
要當強楚蜀,莫使窺全吳。
滔滔江與漢,晨夜朝宗趨。
天聰方四達,廟算有良圖。
注釋參考
天聰
(1).上天賦予人的聽力?!俄n非子·解老》:“人也者,乘於天明以視,寄於天聰以聽,託於天智以思慮?!?南朝 梁簡文帝 《六根懺文》:“愿捨此穢耳,得彼天聰。”
(2).對天子聽聞的美稱。 三國 魏 曹植 《求通親親表》:“冀陛下儻發(fā)天聰,而垂神聽也?!?唐 白居易 《賀雨》詩:“稽首再三拜,一言獻天聰?!?宋 張世南 《游宦紀聞》卷十:“名動天聰,被旨祝髮?!?/p>
四達
(1).通往四方的道路。《爾雅·釋宮》:“一達謂之道路,二達謂之歧旁,三達謂之劇旁,四達謂之衢。”
(2).通達四方?!肚f子·刻意》:“精神四達并流,無所不極,上際於天,下蟠於地。” 成玄英 疏:“流,通也。夫愛養(yǎng)精神者,故能通達四方?!薄犊鬃蛹艺Z·入官》:“六馬之乖離,必於四達之交衢;萬民之叛道,必於君上之失政。” 宋 陳亮 《酌古論·曹公》:“徒見 荊州 四達,英雄之所必爭,而 巴 蜀 險阻,非圖天下者之所急。” 陳毅 《過貴陽》詩:“公社處處見富裕,交通四達局面新?!?/p>
(3).謂風行天下?!抖Y記·樂禮》:“ 周 道四達,禮樂交通。” 孔穎達 疏:“ 周 之道德,四方通達?!薄端鍟ひ魳分鞠隆罚骸盎实浪倪_,禮樂成?!?明 張居正 《禮樂記》:“愛敬之施,必始於家邦,然后舉而措之天下,能四達而不悖也?!?/p>
(4).謂通曉事理。 三國 魏 嵇康 《答向子期難養(yǎng)生論》:“若比之於內(nèi)視反聽,愛氣嗇精,明白四達,而無執(zhí)無為,遺世坐忘,以寶性全真,吾所不能同也?!?/p>
(5).舊指治民的四件大事?!吨芏Y·地官·遂大夫》:“凡為邑者,以四達戒其功事而誅賞廢興之。” 鄭玄 注:“四達者,治民之事。大通者有四:夫家眾寡也;六畜車輦也;稼穡耕耨也;旗鼓兵革也。”
廟算
亦作“ 廟筭 ”。朝廷或帝王對戰(zhàn)事進行的謀劃。《孫子·計》:“夫未戰(zhàn)而廟算勝者,得算多也;未戰(zhàn)而廟算不勝者,得算少也?!?張預(yù) 注:“古者興師命將,必致齋於朝,授以成算,然后遣之,故謂之廟算?!?南朝 梁 任昉 《奏彈曹景宗》:“伏惟圣武英挺,略不世出,料敵制變,萬里無差,奉而行之,實弘廟筭?!薄杜f唐書·李絳傳》:“朝有正人,時稱令德,入?yún)R算,出總師干?!?明 劉基 《感興》詩之三:“神謀不是閭閻識,廟筭誰聞黼扆思。” 清 秦松齡 《雜感》詩:“授鉞親賢廟算強,旌旗萬里作巖疆?!?/p>
良圖
(1) [take one's time in reaching a decision]∶很好地謀劃
敢不良圖
(2) [good plan]∶好辦法;良策
別有良圖
詳細解釋(1).妥善的謀劃。《左傳·昭公二十三年》:“ 士彌牟 謂 韓宣子 曰:‘子弗良圖,而以 叔孫 與其讎, 叔孫 必死之。 魯 亡 叔孫 ,必亡 邾 。’” 唐 陳子昂 《答韓使同在邊》詩:“聞詔安邊使,曾是故人謨。廢書悵懷古,負劍許良圖?!薄度龂萘x》第一百回:“ 司馬懿 謂諸將曰:‘吾料 孔明 多謀,今果添兵增灶,吾若追之,必中其計;不如且退,再作良圖?!?/p>
(2).遠大的謀略。 清 姚鼐 《過天門山》詩:“所以豪杰士,竹帛奮良圖?!?/p>
胡寅名句,登南紀樓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