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鳥何自鳴,欠伸巾尚傾
出自宋代趙蕃《次韻王照鄰去秋送行并呈滕彥真》:
風(fēng)人伐木歌,詠寫求友聲。
亦有脊令賦,月邁而日征。
平時朝夕居,一旦離合情。
何以著此情,賦詩兼軸盈。
怪來擔(dān)肩重,忘去破橐輕。
時時一披展,絕勝五色盲。
今日復(fù)何日,霜檐曉爭明。
青天盡開露,如見心目誠。
鄙夫獨(dú)何為,似覺幽憂攖。
緬懷平生游,多留定王城。
晨出湘霧濕,夕歸湘浪平。
王滕唱酬詩,我亦濫一名。
別之今幾何,秋枯復(fù)春榮。
素書渺不來,嘆我無魚烹。
要賡舊貽詩,饾饤仍經(jīng)營。
定知他年見,不復(fù)刮目驚。
檐前坐久如,四體醺欲酲。
夢作扁舟去,湘西尋舊盟。
曾微白首哀,但作青眼橫。
山鳥何自鳴,欠伸巾尚傾。
注釋參考
自鳴
自我表白;自我顯示。 唐 韓愈 《送孟東野序》:“抑將窮餓其身,思愁其心腸,而使自鳴其不幸邪?” 明 沉德符 《野獲編·兵部·兵部郎敘功》:“先外祖既不自鳴,言路亦無為稱薦者。” 梁啟超 《新史學(xué)·中國史學(xué)萃·論書法》:“吾壹不解夫 中國 之史家,果據(jù)何主義,以衡量天下古今事物,而敢囂囂然以書法自鳴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