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釋法薰《偈頌六十八首》:
巴陵三轉語,鈍置老僧門。
靈山無半句,報盡破庵恩。
注釋參考
巴陵
(1).舊縣名。 晉 太康 元年置,治所在今 湖南 岳陽 。1913年改名 岳陽縣 。
(2).郡名。 南朝 宋 元嘉 十六年置。治所在 巴陵 (今 湖南 岳陽 )。隋 開皇 九年廢。 唐 天寶 元年復置。 乾元 元年改稱 岳州 。 隋 末 羅縣 令 蕭銑 起兵,即以此為根據(jù)地。
(3).山名。在 岳陽縣 治西南,濱 洞庭湖 。據(jù)《元和郡縣圖志》卷二七:“昔 羿 屠巴蛇於 洞庭 ,其骨若陵,故曰 巴陵 。” 唐 朱慶馀 《與龐復言攜酒望洞庭》詩:“帆自 巴陵山 下過,雨從 神女 峽邊來?!?/p>
轉語
(1).轉告。 唐 韓愈 《答渝州李使君書》:“今既無由緣進言,言之恐益累高明,是以負所期待,竊竊轉語於人,不見成效,此 愈 之罪也?!薄丁拔逅摹睈蹏\動資料·“五四”--“六三”愛國運動大事日錄》:“六月一日,學生代表數(shù)人晤省會議長 康君 ,告以罷課之理由,及要求之條件,懇其轉語 趙督 ,允將電及宣言書發(fā)出。”
(2).訓詁學術語。因時地不同或其他原因而音有轉變的詞。有音轉而義不變的,如《方言》第三:“庸謂之倯,轉語也?!薄坝埂?、“倯”是迭韻相轉?!斗窖浴返谑骸啊幸艮D義變而分化為不同的詞的,如《爾雅·釋水》:水注溪曰谷,注谷曰溝,注溝曰澮?!薄癲a{1~1}波為瀾,小波為淪?!薄跋?、“谷”、“溝”、“澮”和“瀾”、“淪”都是雙聲相轉。
(3).佛教語。禪宗謂撥轉心機,使之恍然大悟的機鋒話語。如 云門 三轉語、 趙州 三轉語等。 宋 陳善 《捫虱新話·悟百丈不昧因果》:“某甲對云:‘不落因果,遂五百生,墜野狐身,今請和尚代一轉語,責脫野狐身?!?元 李壽卿 《度柳翠》第二折:“[正末云]假若生死止在何處?速道速道。[旦兒云]師父,我答不的這一轉語?!薄缎咽篮阊浴味促e飛劍斬黃龍》:“和尚,這四句只當引子,不算輸贏。我有一轉語,和你賭賽輸贏,不賭金珠富貴?!?/p>
(4).引申為解釋的話?!吨熳诱Z類》卷八七:“今欲下一轉語:取於人者,便是‘有朋自遠方來’,‘童蒙求我’。” 茅盾 《對于文壇的一種風氣的看法》:“讀者要求長篇小說,我們接受了這要求,供給了長篇的作品了,但我們的工作做得怎樣?對這一點,我們又該下怎樣的一個轉語呢?”
(5).指轉換話題。 清 俞樾 《古書疑義舉例·古書發(fā)端之詞例》:“‘若夫’者,轉語之詞也;而古人或用以發(fā)端。”
鈍置
亦作“ 鈍致 ”。折磨;折騰。《五燈會元·寶峰文禪師法嗣·泐潭文準禪師》:“ 藥山 云巖 鈍置sha{1-1}人,兩父子弄一箇師子,也弄不出?!薄段鍩魰缴疥蕉U師法嗣·薦福悟本禪師》:“十字路頭掘箇無底深坑,喚來一時埋卻,免見遞相鈍置?!薄蹲嫣眉ぱ┓搴蜕小罚骸叭曛T人來者里覓什摩?莫要相鈍致摩?!?/p>
僧門
(1).猶佛家。 唐 張又新 《新東林寺建碑記》:“予僧門一士也,一杖一屣,足以歷岨嶮;一鉢一衲,足以了朝夕。”
(2).寺門。 明 王思任 《留別山僧》詩:“猶是僧門月下敲,更添潮響落云梢?!?/p>
釋法薰名句,偈頌六十八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