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清代魏源《三湘棹歌 資湘》:
溪行欲盡竹不已,蒼雪紛紛化流水。
船尾甫出碧玉灣,船頭不見白云起。
艤船斬竹撐竹篙,篙聲響應(yīng)空谷號。
舟底水將石作骨,江邊山以石為毛。
灘聲漸急篙漸近,知有截溪漁籪近。
漁翁曬網(wǎng)鷺曬翅,一潭竹影涵魚影。
注釋參考
竹篙
撐船的長竹竿。 南朝 宋 劉義慶 《世說新語·政事》:“﹝ 陶公 ﹞嘗發(fā)所在竹篙,有一官長連根取之,仍當(dāng)足。乃超兩階用之?!?唐 韓愈 《潭州泊船呈諸公》詩:“暗浪舂樓堞,驚風(fēng)破竹篙?!?清 查慎行 《逆風(fēng)上灘歌》:“船頭喜鋭不喜方,竹篙用短不用長。” 吳組緗 《山洪》六:“ 三官 不作聲,把眼睛掉轉(zhuǎn),望在河灘邊的渡船上,那竹篙上停著一只白頸老鴉。”
響應(yīng)
響應(yīng) (xiǎngyìng) 指其如回響的應(yīng)聲 respond;answer;echo;reply;in response to 響應(yīng)你的要求空谷
空曠幽深的山谷。多指賢者隱居的地方?!对姟ば⊙拧ぐ遵x》:“皎皎白駒,在彼空谷?!?孔穎達(dá) 疏:“賢者隱居,必當(dāng)潛處山谷。”《晉書·龔玄之傳》:“夫哲王御世,必搜揚(yáng)幽隱。故空谷流縶維之詠,丘園旅束帛之觀?!?宋 蘇軾 《謫居三適·夜臥濯足》詩:“今我逃空谷,孤城嘯鵂鶹。” 鄭澤 《佩忍初來長沙游麓山即席奉贈》詩:“幽蘭散芬芳,搴為空谷酬?!?/p>
魏源名句,三湘棹歌 資湘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