具頂門眼,試辨疏親
出自宋代釋宗杲《李參政轉(zhuǎn)物庵》:
若能轉(zhuǎn)物,即同如來。
咄哉瞿曇,誑唬癡獃。
物無自性,我亦非有。
轉(zhuǎn)者為誰,徒勞心手。
知無自性,復是何物。
瞥起情塵,捫空揣骨。
此庵無作,住者何人。
具頂門眼,試辨疏親。
注釋參考
頂門眼
佛教傳說 摩醯首羅天 有三眼,其中一眼,豎生額頭,稱“頂門眼”,高低一顧,萬類齊瞻,徹底明了,最超常眼。見《續(xù)傳燈錄·浮山法遠園鑒禪師》。因以喻指具有明智徹底的洞察力?!独m(xù)傳燈錄·蘆山法真禪師》:“欲明向上事,須具頂門眼;若具頂門眼,始契出家心。既契出家心,常具頂門眼?!?/p>
辨疏
辯白的奏疏。辨,通“ 辯 ”。 明 沉德符 《野獲編·臺省·房心宇侍御》:“ 海 之再出也,年力已憊,漸不及撫南畿時,諸辨疏亦稍餒荏,次年遂卒於位?!?/p>
釋宗杲名句,李參政轉(zhuǎn)物庵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