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鄭俠《上知郡承議》:
于樂之性長(zhǎng)自賒,世物莫得而榛蕪。
陰陽(yáng)變化在舒慘,千里豈足勞建除。
憶昔僭侈擅一隅,瓊宮貝闕妝金珠。
窮奢極麾相傾奪,所不可道矧可書。
天清地寧圣神出,蕩蕩一化渾太虛。
頹基故址盡荒草,往往狐兔來爭(zhēng)居。
魚書虎符若郵傳,幾人到此圖安舒。
譚公賢明大國(guó)后,寶璞豈肯雕璠玙。
拂除荒穢出夷曠,茨茅墩瓦從古初。
壁書齊丘儉化論,譬如論海先河渠。
千古興亡一端夢(mèng),逍遙巾氅日裕如。
有客登亭見施設(shè),笑殺瑣瑣夸瀛壺。
注釋參考
世物
猶言世事。 唐 權(quán)德輿 《寄侍御從舅》詩(shī):“世物自多故,達(dá)人心不羈。”
莫得
(1).不得;休要。 南朝 宋 劉義慶 《世說新語(yǔ)·德行》:“ 劉尹 在郡臨終綿惙,聞閣下祠神鼓舞,正色曰:‘莫得淫祀。’” 元 白樸 《梧桐雨》第二折:“寡人親捧盃玉露甘寒,你可也莫得留殘?!薄豆沤裥≌f·楊思溫燕山逢故人》:“莫得入去,官府知道,引惹事端帶累我?!?/p>
(2).沒有?!度辶滞馐贰返谒幕兀骸艾F(xiàn)今奉旨禁宰耕牛,上司行來牌票甚緊。衙門里都也莫得吃?!薄缎≌f選刊》1981年第2期:“的確,要不是那雙皮鞋,他恐怕莫得理由跟人家女娃娃搭話,更莫得理由給她賠償雞蛋的錢?!?/p>
榛蕪
(1).草木叢雜。形容荒涼的景象?!逗鬂h書·荀彧傳》:“今鑾駕旋軫, 東京 榛蕪,義士有存本之思,兆人懷感舊之哀?!?唐 王勃 《梓州飛烏縣白鶴寺碑》:“林院榛蕪,軒堂委寂?!?明 吾丘瑞 《運(yùn)甓記·剪發(fā)延賓》:“嘆 洛陽(yáng) 傾圮榛蕪,痛圣駕蒙塵驕虜?!?/p>
(2).指叢雜的草木。 唐 元季川 《山中晚興》詩(shī):“華葉隨風(fēng)揚(yáng),珍條雜榛蕪?!?徐特立 《公園設(shè)立管見》:“更用園丁數(shù)人,辟治當(dāng)?shù)赖拈皇?,及清潔林中道路,保護(hù)林中樹木?!?/p>
(3).煩瑣累贅。 唐 劉知幾 《史通·煩省》:“夫論史之煩省者,但當(dāng)要其事有妄載,苦於榛蕪,言有闕書,傷於簡(jiǎn)略,斯則可以?!?唐 劉知幾 《史通·點(diǎn)煩》:“觀 子長(zhǎng) 此言,實(shí)有深鑒。其自撰《史記》,榛蕪若此,豈所謂非言之難而行之難乎?”
(4).梗塞,阻礙。 唐 杜甫 《哭臺(tái)州鄭司戶蘇少監(jiān)》詩(shī):“飄零迷哭處,天地日榛蕪?!?仇兆鰲 注:“榛蕪,言道路梗塞?!?清 顧炎武 《將有遠(yuǎn)行作時(shí)猶全越(月)》詩(shī):“長(zhǎng)嘆天地間,人區(qū)日榛蕪。出門多蛇虎,局促守一隅?!?/p>
(5).荒廢,衰微。 明 張煌言 《鄉(xiāng)薦經(jīng)義·君子務(wù)本本立而道生》:“抑自父兄之教不先,而孝弟其榛蕪矣。” 清 侯方域 《書彭西園集后》:“其負(fù)盛名時(shí),詩(shī)道榛蕪,無人足以共切磨者?!?/p>
(6).自謙之詞。比喻微賤,草味。 唐 杜甫 《贈(zèng)韋左丞丈濟(jì)》詩(shī):“君能微感激,亦足慰榛蕪?!?元 柳貫 《三月十日觀南安趙使君所藏書畫古器物》詩(shī):“ 南唐 常侍六書學(xué),凌轢 斯 邈 開榛蕪?!?/p>
鄭俠名句,上知郡承議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