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聽郢中歌,陽春回草木
出自宋代賀鑄《答杜仲觀登叢臺見寄》:
高風(fēng)蕩河漢,白露被寒菊。
下有絡(luò)緯蟲,凄酸生意促。
華年不相待,去我何流速。
老步失騰驤,短轅甘局蹙。
伊人濮陽秀,方厭折腰辱。
仕道塞榛蕪,低徊避蚖蝮。
邯鄲古都會,陳跡武靈筑。
興發(fā)即登臨,西南幾窮目。
新詩琢璠琰,疊寄兩三幅。
一聽郢中歌,陽春回草木。
行將及瓜代,暫喜擺羈束。
鞭馬徑相過,連朝奉游矚。
只雞與斗黍,禮意未為足。
何以遇高陽,多營甕頭醁。
注釋參考
一聽
(1).一一傾聽?!俄n非子·八經(jīng)》:“下君盡己之能,中君盡人之力,上君盡人之智。是以事至而結(jié)智,一聽而公會。” 陳奇猷 集釋:“《內(nèi)儲説上篇》‘一聽’節(jié): 齊湣王 聽竽,好一一聽之。是一聽,即一一聽之。一一聽之者,謂分離各言事者而聽其各別之言,蓋不使臣下互知所言也?!?/p>
(2).初聽。 南朝 齊 謝朓 《冬緒羈懷》詩:“一聽春鶯喧,再視秋鴻沒。” 宋 蘇軾 《南堂》詩之三:“一聽南堂新瓦響,似聞東塢小荷香?!?/p>
(3).完全聽?wèi){?!杜f五代史·梁書·末帝紀(jì)下》:“如愿出家受戒者,皆須赴闕比試藝業(yè)施行,愿歸俗者一聽自便。” 梁啟超 《為國會期限問題敬告國人》:“無國會而一聽現(xiàn)政府之實行姿虐,不負(fù)責(zé)任,則有死無生,其勢已洞若觀火。” 魯迅 《書信集·致黎烈文》:“今姑且寄奉,可用與否,一聽酌定。”
(4).指完全聽信?!度龂萘x》第四四回:“今 曹操 驅(qū)眾南侵,和與戰(zhàn)二策,主公不能決,一聽於將軍。”
郢中歌
(1).指《陽春白雪》和《下里巴人》。喻賢、不肖?!段倪x·張協(xié)<雜詩>之五》:“昔我資章甫,聊以適諸 越 ……瓴甋夸璵璠,魚目笑明月。不見 郢中 歌,能否居然別?” 李周翰 注:“ 郢中 之歌有《陽春》、《巴人》二曲,《陽春》高曲,和者甚少,《巴人》下曲,和者數(shù)千人,故知能否斯別,亦猶章甫與斷髮之異,而賢者與小人不同。”
(2).指高雅的詩歌創(chuàng)作。 宋 賀鑄 《答杜仲觀登叢臺見寄》詩:“一聽 郢中 歌,陽春回草木?!?清 姚鼐 《往與長沙郭昆甫游歷城》詩:“孤吟詎比 郢中 歌,語人真若 遼東 貢?!?/p>
陽春
陽春 (yángchūn) 溫暖的春天 spring season草木
(1).指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?!兑住だぁ罚骸疤斓刈兓?,草木蕃?!?唐 韓愈 《送李愿歸盤谷序》:“ 太行 之陽有 盤谷 , 盤谷 之閒,泉甘而土肥,草木藂茂,居民鮮少?!?明 劉基 《<悅茂堂詩>序》:“故人不得其性則痛,鳥獸不得其性則瘏,草木不得其性則萎以枯?!?/p>
(2).指荒野?!俄n非子·說疑》:“此十二人者,或伏死於窟穴,或槁死於草木,或飢餓於山谷,或沉溺於水泉?!?/p>
(3).比喻卑賤。多用作自謙之詞。 唐 陳子昂 《諫刑書》:“臣草木微品,天恩降休,伏刻肌骨,不敢忘捨?!?宋 蘇軾 《笏記》之一:“徒傾艸木之心,莫報乾坤之施。”
賀鑄名句,答杜仲觀登叢臺見寄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