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羅隱《梅花》:
吳王醉處十馀里,照野拂衣今正繁。
經(jīng)雨不隨山鳥散,倚風疑共路人言。
愁憐粉艷飄歌席,靜愛寒香撲酒樽。
欲寄所思無好信,為人惆悵又黃昏。
注釋參考
鳥散
如鳥飛散。《史記·平津侯主父列傳》:“夫 匈奴 之性,獸聚而鳥散,從之如搏景?!薄度龂尽な裰尽堘趥鳌罚骸?嶷 度其鳥散,難以戰(zhàn)禽。” 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阿英》:“眾啼曰:‘妖至矣!’倉卒鬨然,殆如鳥散?!?/p>
倚風
謂隨風傾側(cè)搖擺。 唐 李商隱 《蜂》詩:“ 宓妃 腰細纔勝露, 趙后 身輕欲倚風。” 宋 朱熹 《次韻雪后書事》之二:“未覺春光到柳條,誰教柳絮倚風搖?!?清 朱錫 《幽夢續(xù)影》引 雪蕉 云:“海棠倚風,粉篁灑雨,是有舞意。”
路人
路人 (lùrén) 行人,過路人 passer-by 路遇的陌生人,比喻不相干的人 stranger 視若路人羅隱名句,梅花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