都門簫鼓動哀音,丹旐西歸詔祖臨
出自宋代蘇頌《中書令程文簡挽辭三首》:
都門簫鼓動哀音,丹旐西歸詔祖臨。
故府簪裾空墮淚,高原松槚已成陰。
藩朝宣力由忠藎,彝鼎書功映古今。
他日甘棠知不剪,五州遺德在人深。
注釋參考
都門
(1).京都城門?!稘h書·王莽傳下》:“兵從 宣平城門 入,民間所謂 都門 也。” 顏師古 注:“ 長安 城東出北頭第一門。” 唐 韓愈 《豐陵行》詩:“羽衛(wèi)煌煌一百里,曉出都門葬天子。” 宋 柳永 《雨霖鈴》詞:“都門帳飲無緒,留戀處,蘭舟催發(fā)。”
(2).都中里門。 南朝 宋 劉義慶 《世說新語·規(guī)箴》:“ 元皇帝 時,廷尉 張闓 在小市居,私作都門,早閉晚開。羣小患之?!?/p>
(3).借指京都。 元 揭傒斯 《送宋少府之官長洲》詩:“白髮 長洲 尉,都門萬里船。” 清 顧炎武 《送王文學麗正歸新安》詩:“兩年相遇都門道,只有 王生 是故人?!?清 和邦額 《夜譚隨錄·崔秀才》:“忽有 崔元素 者,投一刺, 劉 接見。詢其邦族,曰:‘ 山東 臨胊 秀才也,游都門二十年矣?!?/p>
簫鼓
簫與鼓。泛指樂奏。 南朝 梁 江淹 《別賦》:“琴羽張兮簫鼓陳, 燕 趙 歌兮傷美人?!?宋 張孝祥 《水調歌頭·桂林集句》詞:“家種黃柑丹荔,戶拾明珠翠羽,簫鼓夜沉沉?!?明 王玉峰 《焚香記·赴任》:“樓船簫鼓交龍旆,想赴京時半肩行李,從今一洗當年恥?!?清 昭槤 《嘯亭續(xù)錄·端午龍舟》:“ 乾隆 初,上於端午日,命內(nèi)侍習競渡於 福海 中,皆畫船簫鼓,飛龍鷁首,絡繹於鯨波怒浪之間。”亦指軍樂。 唐 李白 《發(fā)白馬》詩:“將軍發(fā)白馬,旌節(jié)渡 黃河 。簫鼓聒山岳,滄溟涌濤波。”
哀音
悲傷之音。 三國 魏 繁欽 《與魏文帝箋》:“潛氣內(nèi)轉,哀音外激;大不抗越,細不幽散。” 唐 元稹 《鶯鶯傳》:“﹝ 鶯鶯 ﹞因命拂琴,鼓《霓裳羽衣》序。不數(shù)聲,哀音怨亂,不復知其是曲也。” 清 黃景仁 《典衣行》:“誰家箜篌傷客心,鄰舟少女彈哀音?!?聞一多 《紅燭·孤雁》詩:“??!從那浮云底密幕里,迸出這樣的哀音?!?/p>
丹旐
猶丹旌。 南朝 梁 何遜 《王尚書瞻祖日》詩:“昱昱丹旐振,亭亭素蓋上?!?唐 韓愈 《祭鄭夫人文》:“水浮陸走,丹旐翩然?!?明 無名氏 《運甓記·卜居求安》:“哀歌行欲絶,丹旐兩班班?!薄肚迨犯濉ざY志十一》:“ 太宗 皇后 博爾濟吉特氏 崩,梓宮奉安宮中,正殿設幾筵,建丹旐門外右旁。”
西歸
(1).向西歸還;歸向西方?!对姟u風·匪風》:“誰將西歸,懷之好音?!?南朝 梁 何遜 《臨行與故游夜別》詩:“復如東注水,未有西歸日?!?唐 孟郊 《感懷》詩之五:“去去荒澤遠,落日當西歸?!?/p>
(2).用作人死亡的婉詞。如:跨鶴西歸;鸞馭西歸。
蘇頌名句,中書令程文簡挽辭三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