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張耒《夜思》:
江邊鸕鶿鳴,棲我屋南樹。
夜深風(fēng)霜寒,呼鳴自相語。
樹頭鴉翼動(dòng),樹杪雁行度。
朦朧見江山,一一翻飛去。
注釋參考
樹頭
樹干以上的部分。 唐 韓偓 《殘春旅舍》詩(shī):“樹頭蜂抱花鬚落,池面魚吹柳絮行。” 宋 梅堯臣 《和公儀龍圖小桃花》:“三分春色一分休,始見桃花著樹頭?!?宋 楊萬里 《病中感秋》詩(shī):“病中一別祇三秋,況見西風(fēng)在樹頭?!?/p>
樹杪
樹梢?!蛾悤と辶謧鳌ね踉?guī)》:“ 元規(guī) 自執(zhí)檝棹而去,留其男女三人,閣於樹杪?!?唐 王維 《送梓州李使君》詩(shī):“山中一夜雨,樹杪百重泉?!?清 紀(jì)昀 《閱微草堂筆記·灤陽(yáng)消夏錄一》:“是夕月明,余步階上,仰見樹杪兩紅衣人向余磬折拱揖,冉冉漸沒?!?/p>
行度
(1).執(zhí)法?!豆茏印枴罚骸傲钍胤ㄖ僭唬骸卸缺孛?,毋失經(jīng)常?!?王念孫 《讀書雜志·管子五》:“行度,行法度也。”
(2).運(yùn)行的度數(shù)。《春秋·隱公三年》“王二月己巳,日有食之” 晉 杜預(yù) 注:“日月動(dòng)物,雖行度有大量,不能不小有盈縮,故有雖交會(huì)而不食者,或有頻交而食者?!薄端鍟ぬ煳闹旧稀罚骸?馬季長(zhǎng) 創(chuàng)謂璣衡為渾天儀。 鄭玄 亦云:‘其轉(zhuǎn)運(yùn)者為璣,其持正者為衡,皆以玉為之。七政者,日月五星也。以璣衡視其行度,以觀天意也。’” 宋 文瑩 《湘山野錄》卷上:“臣尋推得王星自閏五月二十五日,近太陽(yáng)行度。” 清 周亮工 《書影》卷九:“日每行不及天一度,月每行不及天二十九度半,此一日行度之差也。”
張耒名句,夜思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