守職而不廢,處義而不回。
出自先秦 黃石公《素書(shū)·正道》:
摘自《素書(shū)·正道》
解釋?zhuān)恒∈乇韭毠ぷ鞑惠p易放棄,受到嫌疑能居義而不反顧。
原文摘要:
德足以懷遠(yuǎn),信足以一異,義足以得眾,才足以鑒古,明足以照下,此人之俊也。行足以為儀表,智足以決嫌疑,信可以使守約,廉可以使分財(cái),此人之豪也。守職而不廢,處義而不回,見(jiàn)嫌而不茍免,見(jiàn)利而不茍得,此人之杰也。
注釋參考
守職
[be devoted to one's duty] 堅(jiān)守工作崗位;盡職
守職盡責(zé)
詳細(xì)解釋忠于職守。《管子·君臣》:“論材量能謀德而舉之,上之道也。專(zhuān)意一心,守職而不勞,下之事也?!?唐 杜甫 《舟中苦熱遣懷奉呈楊中丞通簡(jiǎn)臺(tái)省諸公》詩(shī):“ 宗英 李端公 ,守職甚昭煥?!薄对企牌呋`》卷一:“群臣守職,百官有常,因能而使之,是謂習(xí)常?!?清 惲敬 《楊中立戰(zhàn)功略》:“ 中立 守職勤,事上有禮,與同官溫溫然,未嘗自言功?!?/p>
不回
正直,不行邪僻?!对?shī)·大雅·旱麓》:“豈弟君子,求福不回?!?高亨 注:“回,邪僻。此言君子以正道求福。”《后漢書(shū)·侯霸傳》:“﹝ 霸 ﹞在位明察守正,奉公不回?!薄缎绿茣?shū)·郗士美傳》:“﹝ 士美 ﹞自拾遺七遷至中書(shū)舍人,處事不回,為宰相 元載 所忌?!?明 何景明 《用直篇》:“行高而不回,言危而不遜?!?/p>
黃石公名句,素書(shū)·正道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