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柴元彪《僧房夜冷》:
山冷沒禁當(dāng),那堪更漏長。
寒欺秋后扇,風(fēng)試夜來霜。
茭白心如墨,冬青子亦黃。
祗宜煨芋栗,嚙引對緇郎。
注釋參考
禁當(dāng)
承受;擔(dān)當(dāng)。 唐 杜甫 《春水生》詩之一:“一夜水高二尺強(qiáng),數(shù)日不可更禁當(dāng)。” 宋 劉克莊 《漢宮春》詞:“而今零落,更禁當(dāng)多少風(fēng)吹?!?元 楊梓 《霍光鬼諫》第二折:“這場羞辱怎禁當(dāng),好教我低首無言。” 明 湯顯祖 《牡丹亭·尋夢》:“ 春香 無言知罪,以后勸止娘行,夫人還是不放,少不得發(fā)咒禁當(dāng)?!薄秲号⑿蹅鳌返诙嘶兀骸八凉M臉堆歡,雙手接過酒來説道:‘大爺,請起來,我可禁當(dāng)不起啊!’”
那堪
1.怎堪;怎能禁受。 2.猶言兼之;何況。更漏
更漏 (gēnglòu) 古時夜間憑漏壺表示的時刻報(bào)更,所以漏壺又叫更漏 water clock 惠遠(yuǎn)以山中不知更漏,乃取銅葉制器,狀如蓮花…… 唐· 李肇《國史補(bǔ)》 又用以指夜晚的時間 主人不醉下樓去,月在南軒更漏長。——唐· 許惲《韶州驛樓宴罷》柴元彪名句,僧房夜冷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