哀弦重聽,都是凄涼,未須彈徹
出自宋代王沂孫《慶宮春(水仙花)》:
明玉擎金,纖羅飄帶,為君起舞回雪。
柔影參差,幽芳零亂,翠圍腰瘦一捻。
歲華相誤,記前度、湘皋怨別。
哀弦重聽,都是凄涼,未須彈徹。
國香到此誰憐,煙冷沙昏,頓成愁絕。
花惱難禁,酒銷欲盡,門外冰澌初結(jié)。
試招仙魄,怕今夜、瑤簪凍折。
攜盤獨出,空想咸陽,故宮落月。
注釋參考
哀弦
亦作“ 哀絃 ”。 1.悲涼的弦樂聲。 三國 魏 曹丕 《善哉行》:“哀弦微妙,清氣含芳?!?唐 杜甫 《題柏大兄弟山居屋壁》詩:“哀絃繞白雪,未與俗人操。” 宋 張先 《惜雙雙·溪橋寄意》詞:“斷夢歸云經(jīng)日去,無計使哀絃寄語?!?鄭振鐸 《屈原作品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影響》:“﹝有良心的作家們﹞不由得不同情 屈原 ……而發(fā)出同樣的哀弦促節(jié)的歌聲來?!?/p>
(2).喻指可憐的妻子。 林紓 《祭高梧州文》:“君出逾年,我搆家難,大喪甫除,哀絃中斷。”
重聽
重聽 (zhòngtīng) 聽覺不靈敏 hard of hearing 上了年紀,兩耳重聽凄涼
凄涼 (qīliáng) 孤寂冷落 lonely and desolate 夜景凄涼 悲涼 sad and cold 字字凄涼王沂孫名句,慶宮春(水仙花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