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會境物融,泯然遺世營
出自宋代江休復《同持國宿寺太學官舍》:
翳翳云月薄,冷冷雪風清。
學省夜岑寂,天街斷人行。
廣庭層閣險,尋廓步馀明。
松篠遞遙響,如聞弦誦聲。
悠悠子佩詩,講座廟埃生。
迥就直舍休,亹亹談道精。
心會境物融,泯然遺世營。
寒眠屢展轉(zhuǎn),寤言寫素誠。
注釋參考
心會
心中領(lǐng)會。 宋 張孝祥 《念奴嬌·過洞庭》詞:“悠然心會,妙處難與君説?!?金 董解元 《西廂記諸宮調(diào)》卷四:“生問曰:‘別來無恙否?’ 鶯鶯 不言而心會?!?/p>
境物
環(huán)境景物。 唐 權(quán)德輿 《陪包諫議湖墅路中舉帆》詩:“蕭蕭涼雨歇,境物望中閑?!?/p>
泯然
(1).遼闊貌。亦形容胸襟開闊?!读凶印珕枴罚骸捌溆兴|也,泯然無際?!薄妒勒f新語·言語》“貧道如游蓬戶” 劉孝標 注引《高逸沙門傳》:“師雖升履丹墀,出入朱邸,泯然曠達,不異蓬宇也?!?/p>
(2).完全符合貌。《藝文類聚》卷三引 晉 湛方生 《秋夜》詩:“物我泯然而同體,豈復壽夭于 彭 殤?!?宋 葉夢得 《石林詩話》卷上:“禪宗論云門有三種語……其三為函蓋乾坤句,謂泯然皆契,無間可伺其深淺?!?清 魏源 《圣武記》卷十四:“自改土歸流以后,一如內(nèi)地編氓之營伍,泯然無異矣?!?/p>
(3).消失凈盡貌。《太平廣記》卷二八七引 唐 皇甫枚 《三水小牘·侯元》:“ 元 因拜謝而出,仍令一童送之。既出洞穴,遂泯然如故?!?宋 王安石 《傷仲永》:“又七年,還自 揚州 ,復到舅家,問焉,曰:‘泯然眾人矣?!?清 阮元 《小滄浪筆談》卷一:“生平著述數(shù)萬言,所藏金石文字及 宋 栞善本書不下千種,皆泯然無存。” 何香凝 《孫中山與廖仲愷》:“ 孫先生 深知國{1|1}民{1*1}dang人革命精神泯然無存,反 袁 定難成就,痛心之馀,決心到 日本 另行組織中華革命黨,重新號召進行反 袁 工作?!?/p>
遺世
遺世 (yíshì) 遺棄人世之事。常說明人的離世隱居,修仙學道,有時也用作死亡的婉辭 cast aside worldly cares 非夫遺世玩道絕粒,茹之者烏能輕舉而宅之?——孫綽《游天臺山賦》江休復名句,同持國宿寺太學官舍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