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趙汝愚《神秀樓落成》:
魯侯作南門,春秋書不時。
嗟予春暮來,復(fù)遣秋暮歸。
巖巖龍固山,迢迢括蒼溪。
孤城煨燼余,棟宇煙塵飛。
悠悠客行路,一夕固藩籬。
城中十萬家,奠枕將何期。
賓僚賈馬儔,邑下循良師。
經(jīng)營有余地,所就逾前規(guī)。
西風(fēng)散黃{1~1}菊,天宇澄清暉。
浩歌留飛仙,擊鼓驚馮夷。
分題雜險怪,醉墨翻淋漓。
別來冊府英,往往夢見之。
恍然今夕游,似夢疑復(fù)非。
夜深燈火闌,露下星斗移。
父老呼童兒,挽裳或褰衣。
來飲史君酒,聽歌史君詞。
有淚不忍彈,恐遂行人悲。
注釋參考
恍然
(1).猶忽然。 三國 魏 阮籍 《達莊論》:“恍然而止,忽然而休。”
(2).猛然領(lǐng)悟貌。 宋 朱熹 《<中庸章句>序》:“一旦恍然,似有以得其要領(lǐng)者?!?清 戴名世 《<汪武曹稿>序》:“天下之從事於舉業(yè)者,乃恍然悔悟嚮者之非,而思改其所為?!?魯迅 《彷徨·肥皂》:“‘哦!今天十六?’ 四銘 恍然的說。”
(3).模糊不清;茫然。 南朝 齊 王琰 《冥祥記》:“ 達 既昇之,意識恍然,不復(fù)見家人屋及所乘轝?!?宋 陳師道 《次韻寄答晁無咎》:“往事不回如過雨,醉夢恍然忘惡語?!?明 邵璨 《香囊記·趕散》:“心酸痛,念我姑,神魂茫然失舉措?!?/p>
(4).仿佛。 宋 韓駒 《題畫太一真人》詩:“恍然坐我水仙府,蒼煙萬頃波粼粼?!?明 歸有光 《詹仰之墓志銘》:“予與之談 秀甫 之為人,恍然如生,相與為淚下。” 明 方孝孺 《書<黃鶴樓卷>后》:“展卷而臥閲之,恍然如乘扁舟出入 洞庭 彭蠡 之上。”
今夕
今晚;當晚。 晉 左思 《蜀都賦》:“樂飲今夕,一醉累月。” 唐 韓愈 《玩月喜張十八員外以王六秘書至》詩:“況當今夕圓,又以嘉客隨?!?郭沫若 《落葉》:“風(fēng)雨瀟瀟著的今夕?!?/p>
趙汝愚名句,神秀樓落成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