能成三昧生佛前,文殊般若如是說
出自宋代釋遵式《依修多羅立往生正信偈》:
稽首蓋西方安樂蓋剎,彌陀蓋世主大慈尊。
我依種種修多羅,成就往生決定信。
住大乘者清凈心,十念念彼無量壽。
臨終夢佛定往生,大寶積經如是說。
五逆地獄眾火現,值善知識發(fā)猛心。
十念稱佛即往生,十六觀經如是說。
若有歡喜信樂心,下至十念即往生。
若不爾者不成佛,四十八愿如是說。
諸有聞名生至心,一念回向即往生。
唯除五逆謗正{1|1}法,無量壽經如是說。
臨終不能觀及念,但作生意知有佛。
此人氣絕即往生,大{1|1}法鼓經如是說。
一日一夜懸繒蓋。
專念往生心不斷。
臥中夢佛即往生,無量壽經如是說。
晝夜一日稱佛名,殷勤精進不斷絕。
展轉相勸同往生,大悲經中如是說。
一日二日若七日,執(zhí)持名號心不亂。
佛現其前即往生,阿彌陀經如是說。
若人聞彼阿彌陀,一日二日若過等。
系念現前即往生,般舟經中如是說。
十日十夜六時中,五體禮佛念不斷。
現見彼佛即往生,鼓音王經如是說。
十日十夜持齋戒,懸繒幡蓋然香燈。
系念不斷得往生,無量壽經如是說。
若人專念一方佛,或行或坐七七日。
現身見佛即往生,大集經中如是說。
若人自誓常經行,九十日中不坐臥。
三昧中見阿彌陀,佛立經中如是說。
若人端坐正西向,九十日中常念佛。
能成三昧生佛前,文殊般若如是說。
我于眾經頌少分,如是說者無窮盡。
注釋參考
三昧
三昧 (sānmèi) 佛教用語,梵文 Samādhi 的音律,意思是止息雜念,使心神平靜,是佛教的重要修行方法。借指事物的要領,真諦 (Budd.) purity and calm arising from correct relization;knack;secret 正令筆扛鼎,亦未造三昧?!懹巍妒咀舆^》 深得其中三昧生佛
(1).huo{1|1}佛?!夺岄T正統(tǒng)》卷三:“時 優(yōu)填王 不堪戀慕,鑄金為像。聞佛當下,以象載之,仰候世尊,猶如生佛。”
(2).用以喻有恩德的官吏。 宋 戴翼 《賀陳待制啟》:“福星一路之歌謡,生佛萬家之香火?!?/p>
文殊
佛教菩薩名。 文殊師利 或 曼殊室利 的省稱。意譯為“妙吉祥”、“妙德”等。其形頂結五髻,象征 大日如來 的五智;持劍、騎青獅,象征智慧銳利威猛。為 釋迦牟尼佛 的左脅侍,與司“理”的 普賢菩薩 相對。 中國 傳其說法道場為 山西省 五臺山 。 晉 殷晉安 《文殊象贊》:“ 文殊 淵睿,式昭厥聲?!薄端挠斡洝ぬ迫乇浑y得救》:“愿佛慈悲,早見 文殊 金身,賜我真經,留傳東土。” 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西僧》:“相傳山上徧地皆黃金, 觀音 、 文殊 猶生?!?/p>
般若
般若 (bōrě) 智慧。佛教用語。通過直覺的洞察所獲得的先驗的智慧或最高的知識 prajna;wisdom如是
如是 (rúshì) 如此這么;像這樣 so 果如是,是羿亦有罪焉。——明· 馬中錫《中山狼傳》 如是,則終身幾無可問之事。——清· 劉開《問說》釋遵式名句,依修多羅立往生正信偈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