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度正《壽黃運使》:
南海之中三神山,高出天宇超人寰。
上有神仙百萬宅,瓊欄瑤楯相回還。
四方鱗鱗中杰觀,不知誰氏當中間。
或云黃帝之后已百世,云仍詵詵褒衣博帶千官班。
向來山澤癯,晦伏潛深灣。
是家老仙伯,下顧目所瞷。
中夜舞鸞鳳,明朝排天關。
自從放出一頭地,長江大河聲潺湲。
東皇回蹕鼓萬象,和氣襲人春初頒。
云裾霞佩來何所,巍峨步趨貌則閑。
生香馥郁浮四座,得未曾有天非慳。
至人之子飫芳味,欲揭北斗高莫攀。
丹霄爭看來驛騎,袞衣直上承天顏。
上論唐虞開稷契,下及草野兼庸孱。
嗣德之繼發(fā)馀響,未必政爾詩書刪。
注釋參考
香馥
(1).馨香馥郁?!兑住だM辭上》“其臭如蘭” 唐 孔穎達 疏:“言二人同齊其心,吐發(fā)言語,氤氳臭氣,香馥如蘭也。”
(2).指香氣。 南朝 陳 徐陵 《諫仁山深法師罷道書》:“聽鐘聲而致敬,尋香馥以生心?!?宋 何薳 《春渚紀聞·兩劉娘子報應》:“逮啟 看經 之衾,則香馥襲人,而面色如生?!?應修人 《村居》詩:“何處香馥?--莫是泥壚茶熟?”
四座
四座 (sìzuò) 指坐在周圍的人 the people present 她那燦爛的音色和深沉的感情驚動了四座?!兜诙慰荚嚒?h3>得未曾有謂前所未有,今始得之。 唐 萬齊融 《阿育王寺常住田碑》:“ 阿寶塔 之莊嚴,得未曾有?!?唐 萬齊融 《阿育王寺常住田碑》:“飯食經行,臭若香風,味同甘露,遍滿一刼,周流十方,聞之者得未曾有,食之者咸登正位?!?清 史震林 《西青散記》卷三:“﹝ 宇亭 ﹞初不識字,禮大士三年,忽生神慧,經律論悉了了無礙,隨問即答,得未曾有?!币嘧鳌?得未嘗有 ”。 宋 蘇軾 《與郭功甫書》之一:“昨辱寵臨,久不聞語,殊出意表,蓋所謂得未嘗有也。”
成語解釋指前所未有,今始得之。得未曾有出處《楞嚴經》卷一:“法筵清眾,得未曾有?!笔褂美涑邢壬舛冀o我回信,于“小鬼”實在好象在盂蘭節(jié),食飽袋足,得未曾有了。度正名句,壽黃運使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