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陳師道《送路糾歸老丹陽》:
身退不待年,意足不待余。
寧聞有余論,但問我何如。
才名四十年,盛氣蓋諸儒。
獨無金水力,竟與蛙黽俱。
晚為府中掾,直前不趑趄。
曾何愧俯仰,頗亦因囁嚅。
有粟尚可糊,有酒尚可娛。
一朝脫章綬,用意不躊躇。
富貴亦何有,惜君寧挽裾。
人生一世間,誰得還其軀。
謝公江海人,此計竟亦疏。
千金一大錢,兩子雙明珠。
妙語發(fā)幽光,東坡為欷歔。
不知兩疏去,能亦有此無。
聊為三徑資,從子并門居。
注釋參考
不知
是指對于某種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,和知道的意思相反。兩疏
漢 疏廣 與其侄 疏受 的合稱。 廣 為太傅, 受 為少傅,因年老同時主動辭官,受到人們尊重。 唐 孟浩然 《送告八從軍》詩:“正待功名遂,從君繼兩 疏 ?!?宋 蘇軾 《次韻李端叔送翟安常赴闕兼寄子由》:“白髮歸心憑説與,古來誰似兩 疏 賢。” 宋 范公偁 《過庭錄》:“田園粗足,兩 疏 那見於復(fù)來。” 明 屠隆 《綵毫記·母子慮禍》:“合則致主匡時,希 留侯 謝傅 之跡;不合則奉身而退,追兩 疏 都水 之風?!?/p>
陳師道名句,送路糾歸老丹陽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