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元朝邵亨貞《清平樂》
瑤笙吹罷。月滿仙臺下。歌扇半欹羞淡冶。一點芳塵不惹。臨溪更洗殘妝。低回玉洞春光。換卻當時脂臉,從教惱殺劉郎。
注釋參考
歌扇
(1).歌舞時用的扇子。 北周 庾信 《和趙王看伎》:“ 緑珠 歌扇薄, 飛燕 舞衫長?!?唐 戴叔倫 《暮春感懷》詩:“歌扇多情明月在,舞衣無意彩云收?!?清 鄒式金 《<雜劇三集>小引》:“今風流云散,舞衫歌扇,皆化為異物矣!”
(2).指歌女寫上曲目的折扇。
淡冶
素雅而秀麗。 元 湯式 《風入松·題馬氏吳山景卷》曲:“但得儀容淡冶,何妨骨格巖厓!” 明 袁宏道 《禹穴》:“然 會稽 諸山,遠望實佳,尖秀淡冶,亦自可人?!?清 周中孚 《鄭堂札記》卷一:“ 郭熙 記云:‘春山淡冶而如笑,夏山蒼翠而如滴。’”
邵亨貞名句,清平樂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