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張耒《夏日十二首》:
細徑依原僻,蓬蒿四五家。
山田來雉兔,溪雨熟桑麻。
竹籠晨收果,茅庵夜守瓜。
頗知農事樂,彼此問生涯。
注釋參考
竹籠
用竹片編織的盛器。《陳書·章昭達傳》:“﹝ 歐陽紇 ﹞聞 昭達 奄至,恇擾不知所為,乃出頓 洭口 ,多聚沙石,盛以竹籠,置于水柵之外,用遏舟艦。” 唐 賈島 《題皇甫荀藍田廳》詩:“竹籠拾山果,瓦瓶擔石泉?!?沉從文 《從文自傳·我上許多課仍然不放下那一本大書》:“每天還有許多婦人背了竹籠來洗衣,用木棒杵在流水中捶打?!?/p>
收果
效果。 清 陳天華 《中國革命史論》第一章緒論:“革命同而收果異也?!?/p>
茅庵
亦作“茆菴”。茅廬;草舍。 唐 胡曾 《自嶺下泛鷁到清遠峽作》詩:“不為篋中書未獻,便來茲地結茅庵。”《水滸傳》第一回:“自向 龍虎山 頂結一茅庵,修真養(yǎng)性?!?明 屠隆 《曇花記·郊行卜佛》:“久居華屋,轉羨茆菴?!薄都t樓夢》第一二○回:“兩人攜手而行,小廝驅車隨后,到了一座茅庵?!?/p>
張耒名句,夏日十二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