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朝楊巨源《琴曲歌辭·別鶴》
海鶴一為別,高程方杳然。影搖江海路,思結(jié)瀟湘天。
皎然仰白日,真姿棲紫煙。含情九霄際,顧侶五云前。
遐心屬清都,凄響激朱弦。超搖間云雨,迢遞各山川。
東南信多水,會(huì)合當(dāng)有年。雄飛戾冥寞,此意何由傳。
注釋參考
雄飛
比喻奮發(fā)有為。《東觀漢記·趙溫傳》:“大丈夫生當(dāng)雄飛,安能雌伏!” 唐 楊炯 《唐右將軍魏哲神道碑》:“雄飛有望,豈惟京兆之丞?!?清 秋瑾 《贈(zèng)徐小淑》詩:“但得有心能自奮,何愁他日不雄飛?” 李大釗 《太平洋舟中詠感》:“男兒尚雄飛,機(jī)失不可得?!?/p>
冥寞
(1).謂死亡。 唐 杜甫 《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見寄》詩之三:“錦里春光空爛熳,瑤墀侍臣已冥寞?!?唐 白居易 《過敷水》詩:“ 秦氏 雙蛾久冥寞, 蘇臺 五馬尚蜘蟵?!?/p>
(2).指死者。《后漢書·張奐傳》:“父母朽骨,孤魂相託,若蒙矜憐,壹惠咳唾,則澤流黃泉,施及冥寞,非 奐 生死所能報(bào)塞?!眳⒁姟?冥漠 ”。
(3).指陰間?!杜f唐書·劉鄴傳》:“﹝ 李德裕 ﹞傾以微累,竄於遐荒,既迫衰殘,竟歸冥寞?!?唐 李復(fù)言 《續(xù)玄怪錄·盧仆射從史》:“僕射去人寰久矣,何不還生人中,而久處冥寞?”
(4).猶冥寂,玄默。 唐 岑參 《文公講堂》詩:“豐碑文字滅,冥寞不知年。” 宋 蘇轍 《題王生畫三蠶蜻蜓》詩之二:“一飽困竹稍,凝然反冥寞?!?金 吳激 《夜泛渦河龍?zhí)丁吩姡骸皥D經(jīng)記父老,冥寞年歲多?!?/p>
(5).幽深貌。 唐 杜甫 《萬丈潭》詩:“青溪含冥寞,神物有顯晦?!?唐 李商隱 《井泥四十韻》:“下去冥寞穴,上承雨露滋。”
(6).指蒼天。 唐 楊巨源 《別鶴》詩:“雄飛戾冥寞,此意何由傳。”
(7).廣漠無際貌。 明 夏邦謨 《思友賦寄楊用修》:“謇廓落而冥寞兮,阻容與以優(yōu)游。”
何由
亦作“ 何繇 ”。1.從何處,從什么途徑。《楚辭·天問》:“上下未形,何由考之?” 漢 王褒 《四子講德論》:“僕雖嚚頑,愿從足下。雖然,何由而自達(dá)哉!” 唐 王昌齡 《送韋十二兵曹》詩:“出處兩不合,忠貞何由伸?” 宋 蔡絛 《鐵圍山叢談》卷六:“ 晉 張華 有鸚鵡,每出還,輒説僮僕好惡。一日,寂無言; 華 問其故,曰:‘被禁在甕中,何繇得知?’” 魯迅 《野草·墓碣文》:“痛定之后,徐徐食之。然其心已陳舊,本味又何由知?”
(2).怎能。 南朝 宋 謝靈運(yùn) 《石門新營所住四面高山迴溪石瀨修竹茂林》詩:“美人游不還,佳期何由敦?”《宋書·沉慶之傳》:“治國譬如治家,耕當(dāng)問奴,織當(dāng)訪婢。陛下今欲伐國,而與白面書生輩謀之,事何由成?” 明 劉基 《次韻和脫因宗道感興》詩之三:“路遠(yuǎn)無羽翼,何由得飛還?”《醒世恒言·李玉英獄中訟冤》:“稍加責(zé)罰,此輩就到家主面前輕事重報(bào),説你怎地凌虐。妹夫必然著意防范,何繇除得?”
(3).因何。 清 姚衡 《寒秀草堂筆記》卷三:“有云 太倉 王宮詹 ,藏 宋 搨《十三行》,一字無損。然與《玉版》對觀,無少差,信為《玉版》未損時(shí)之拓也。何由落水,以致剝漶?或造物忌之邪?”
楊巨源名句,琴曲歌辭·別鶴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