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寇準《天安殿酌獻天書》:
圣運昭惟永,高真協(xié)降祥。
方嚴泰壇祀,先薦釜山章。
典禮官無曠,涓辰筮有常。
中天華闕秘,象袞睟容莊。
宵迥星河燦,風(fēng)微羽衛(wèi)揚。
獻酬靈契接,陟降寶儀彰。
顧諟欽元命,寅恭達上蒼。
彌文輝竹帛,備物儼蕭薌。
尊道宸心至,登春雅俗康。
猶將奉齋潔,禔福俟穰穰。
注釋參考
彌文
(1).彌加文飾。多指禮制。《漢書·揚雄傳上》:“或稱 戲 農(nóng) ,豈或帝王之彌文哉?” 顏師古 注:“言儉質(zhì)者皆舉 伏戲 、 神農(nóng) 為之首,是則豈為后代帝王彌加文飾乎?” 宋 王安石 《樞密使張昇封贈三代制·嫡母》:“先王制禮,及后世而彌文。顧所以順理而即人情,古今一也。”
(2).指后人理想化了的古代禮制或繁復(fù)瑣細的禮數(shù)。 明 楊慎 《封建》:“三朝之制殆為虛設(shè),九伐之典亦是彌文,則封建非圣人意明矣?!?/p>
(3).謂夸飾之辭。 明 胡應(yīng)麟 《少室山房筆叢·雙樹幻鈔中》:“凡浮屠之説,類涉夸大者,率中華之人演譯之。最先《四十二章》,平實彰顯;及《心經(jīng)》等,總之譚理,何嘗有一切彌文;《金剛》、《圓覺》,不失淵眇?!?/p>
(4).謂富于文采。 宋 蘇轍 《乞御制集敘狀》:“臣等恭惟 神宗皇帝 天縱彌文,神授英略,詞章淵妙,不學(xué)而能,籌策縱橫,絶人遠甚?!?/p>
竹帛
(1).竹簡和白絹。古代初無紙,用竹帛書寫文字?!赌印ぬ熘局小罚骸坝謺涫蚂吨癫U之金石,琢之槃盂,傳遺后世子孫。”
(2).引申指書籍、史乘?!妒酚洝ば⑽谋炯o》:“然后祖宗之功德著於竹帛,施于萬世,永永無窮,朕甚嘉之?!?三國 魏 曹植 《求自試表》:“每覽史籍,觀古忠臣義士,出一朝之命,以殉國家之難,身雖屠裂,而功名著於景鐘,名稱垂於竹帛,未嘗不拊心而嘆息也?!?唐 韓愈 《送文暢師北游》詩:“相公鎮(zhèn) 幽 都,竹帛爛勛伐。”《警世通言·俞伯牙摔琴謝知音》:“似先生這等抱負,何不求取功名,立身於廊廟,垂名於竹帛?!?梁啟超 《讀孟子界說》:“故《春秋》有大義,有微言,皆口授弟子,俟數(shù)傳乃著竹帛?!?/p>
備物
(1).備辦各種器物?!兑住だM辭上》:“備物致用,立成器以為天下利,莫大乎圣人?!?孔穎達 疏:“謂備天下之物,招致天下所用,建立成就天下之器以為天下之利?!薄秶Z·楚語下》:“夫神以精明臨民者也,故求備物,不求豐大?!薄逗鬂h書·隗囂傳》:“雖未備物,神明其舍諸?!?/p>
(2).指儀衛(wèi)、祭祀等所用的器物?!蹲髠鳌ざü哪辍罚骸皞湮锏洳?,官司彝器?!?孔穎達 疏引 服虔 云:“當謂國君威儀之物,若今繖扇之屬?!?王引之 《經(jīng)義述聞·春秋左傳下》“備物典策”:“備物即服物也。經(jīng)傳多言服物……‘服’與‘備’古字通?!薄段倪x·干寶<晉紀總論>》:“始當非常之禮,終受備物之錫。” 張銑 注:“備物,謂祭器之物?!薄读簳せ屎髠鳌じ咦娑≠F嬪》:“遺備物乎營寢,掩重閽於窒息?!薄顿Y治通鑒·晉成帝咸康七年》:“備物典策,皆從殊禮?!?胡三省 注:“余謂車輅、旂章、弓矢、斧鉞,皆可以言備物?!?/p>
寇準名句,天安殿酌獻天書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隔壁大偵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