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李廌《憶吾廬》:
繆挾經(jīng)世策,蚤衰甘湮淪。
吾廬有佳趣,一廛良可親。
茂林修竹地,青山白云人。
塵埃付捷徑,風波委要津。
吾心如皦日,外物任浮云。
久厭牛馬走,欲令鷗鷺馴。
歲月既荏苒,功名定因循。
執(zhí)鞭吾弗能,得乘豈所欣。
畎畝樂可必,糟糖奚用勤。
泥龜喜曳尾,生芻恥屢陳。
束濕雖有術(shù),末路復(fù)誰因。
愿為海底泥,肯羨山上塵。
注釋參考
皦日
明亮的太陽。多用于誓辭。《詩·王風·大車》:“謂予不信,有如皦日?!?孔穎達 疏:“謂我之言為不信乎,我言之信有如皦然之白日?!薄逗鬂h書·郎顗傳》:“絜白之節(jié),情同皦日?!?元 王惲 《玉堂嘉話》卷四:“嗚呼!謂予不信,鑒時人皦日之辭?!?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云翠仙》:“樸誠自表,切矢皦日?!?王國維 《羅君楚妻汪孺人墓碣銘》:“藐是孤生,終於滅性,皦日之信,匪石不回?!?/p>
外物
(1).身外之物。多指利欲功名之類?!肚f子·外物》:“外物不可必,故 龍逄 誅, 比干 戮, 箕子 狂, 惡來 死, 桀 紂 亡。” 南朝 梁 沉約 《述僧中食論》:“心神所以昏惑,由于外物擾之。擾之大者其事有三:一則勢利榮名,二則妖妍靡曼,三則甘旨肥濃?!?唐 高適 《同群公宿開善寺贈陳十六所居》詩:“談空忘外物,持誡破諸邪。” 宋 曾鞏 《救災(zāi)議》:“先王之於救災(zāi),髮膚尚無所愛,況外物乎!” 明 方孝孺 《贈林公輔序》:“彼或不知自身重而為外物所移奪者,自輕者也。”
(2).謂超脫于物欲之外。《莊子·大宗師》:“參日而后能外天下,已外天下矣,吾又守之,七日而后能外物?!?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明本》:“外物棄志,滌蕩機變,忘富逸貴,杜遏勸沮,不恤乎窮,不榮乎達,不戚乎毀,不悅乎譽,道家之業(yè)也。” 唐 杜甫 《渼陂西南臺》詩:“勞生愧 嚴 鄭 ,外物慕 張 邴 ?!?/p>
(3).指外界的人或事物?!赌鲜贰R豫章文獻王嶷傳》:“訊訪東宮玄圃,乃有栢屋,制甚古拙,臣乃欲壞取以奉太子,非但失之于前,且補接既多,不可見移,亦恐外物或為異論,不審可有垂許送東府齋理不?”《梁書·陶弘景傳》:“雖在朱門,閉影不交外物,唯以披閲為務(wù)?!?唐 元稹 《贈樂天》詩:“不是眼前無外物,不關(guān)心事不經(jīng)心。” 宋 陸游 《感懷》詩:“一窗修燈下,超然傲 羲 軒 。外物自變遷,內(nèi)景常默存。”
浮云
浮云 (fúyún) floating clouds 飄浮在天空中的云彩 浮云為我陰,悲風為我旋?!?關(guān)漢卿《竇娥冤》 比喻飄忽不定,未有定處 浮云游子意,落日故人情。——唐· 李白《送友人》李廌名句,憶吾廬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