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元結(jié)《閔荒詩》:
煬皇嗣君位,隋德滋昏幽。
日作及身禍,以為長世謀。
居常恥前王,不思天子游。
意欲出明堂,便登浮海舟。
令行山川改,功與玄造侔。
河淮可支合,峰山扈生回溝。
封隕下澤中,作山防逸流。
船舲狀龍鹢,若負宮闕浮。
荒娛未央極,始到滄海頭。
忽見海門山,思作望海樓。
不知新都城,已為征戰(zhàn)丘。
當時有遺歌,歌曲太冤愁。
四海非天獄,何為非天囚。
天囚正兇忍,為我萬姓讎。
人將引天釤,人將持天鎪。
所欲充其心,相與絕悲憂。
自得隋人歌,每為隋君羞。
欲歌當陽春,似覺天下秋。
更歌曲未終,如有怨氣浮。
奈何昏王心,不覺此怨尤。
遂令一夫唱,四海欣提矛。
吾聞古賢君,其道常靜柔。
慈惠恐不足,端和忘所求。
嗟嗟有隋氏,惛惛誰與儔。
注釋參考
嗟嗟
(1).嘆詞。表示招呼?!对姟ぶ茼灐こ脊ぁ罚骸班掂党脊?,敬爾在公?!?/p>
(2).嘆詞。表示感慨?!冻o·九章》:“曾歔欷之嗟嗟兮,獨隱伏而思慮?!?唐 李頎 《行路難》詩:“薄俗嗟嗟難重陳,深山麋鹿可為鄰。” 明 張煌言 《長鯨行》:“嗟嗟長鯨爾何愚,如彼異類空屈節(jié)?!?/p>
(3).嘆詞。表示贊美?!对姟ど添灐ち易妗罚骸班掂盗易妫兄人轨?。” 鄭玄 箋:“重言嗟嗟,美嘆之深。”《漢書·韋賢傳》:“嗟嗟我王, 漢 之睦親,曾不夙夜,以休令聞!” 明 陳烈 《重刻誠意伯劉公文集后序》:“嗟嗟樹開國之勛猷,昭傳世之文章?!?/p>
(4).象聲詞。猶濺濺。 北魏 酈道元 《水經(jīng)注·河水四》:“今惟見水異耳,嗟嗟有聲,聲聞數(shù)里。”
惛惛
亦作“惽惽”。1.精神昏暗;神志不清?!肚f子·至樂》:“人之生也,與憂俱生,壽者惛惛,久憂不死,何苦也!”一本作“惽惽”?!稘h書·酷吏傳·王溫舒》:“為人少文,居它惛惛不辯,至於中尉則心開。” 顏師古 注:“言為餘官則心意蒙蔽,職事不舉。”《二刻拍案驚奇》卷二十:“原來 功父 身子眠在床上,惛惛不知人事,叫問不應,飲食不進,不死不活,已經(jīng)七晝夜了?!?/p>
(2).指晦昧不明。《管子·四時》:“五漫漫,六惛惛,孰知之哉?”一本作“惽惽”。 尹知章 注:“惛惛,微暗貌……六,謂陰陽四時,其理微暗?!?/p>
(3).專一;專心致志。《荀子·勸學》:“是故無冥冥之志者,無昭昭之明;無惛惛之事者,無赫赫之功。” 清 朱仕琇 《贈黃君序》:“ 黃君 昇玉 ,技於畫者也。其急於其技之工也,其用心也,恒惛惛焉,孑孑焉?!?/p>
亦作“惽惽”。沉悶?!冻o·九辯》:“邅翼翼而無終兮,忳惛惛而愁約?!?王逸 注:“憂心悶瞀自約束也?!?/p>
元結(jié)名句,閔荒詩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美的你服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