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程公許《金山寺》:
畫圖省識金山面,短褐風吹入畫圖。
玉鏡臺空螺髻直,海潮音散蜃樓孤。
歸田擬共江神約,鼓枻容追越相逋。
百一十城才發(fā)軔,指南端不負文書。
注釋參考
百一
(1).百中之一。言極難得。 漢 王符 《潛夫論·三式》:“下士邊遠,能詣闕者,萬無數(shù)人;其得省治,不能百一,郡縣負其如此也?!?唐 韓愈 《別知賦》:“惟知心之難得,斯百一而為收?!?宋 秦觀 《奇兵策》:“提百一之士,力扛鼎而射命中者,縋山航海?!?清 王夫之 《繹思》:“固殫心竭慮而不宣其百一,抑亦盍各舒情以詔方將?!?/p>
(2).古代言災變運數(shù)者,以陰陽代表對立面,陰為六,陽為一,互為消長。百一為陽數(shù)極點,百六為陰數(shù)極點。 唐 曹唐 《小游仙》詩之七三:“未知百一窮陽數(shù),略請先生止的看?!?/p>
(3).見“ 百一詩 ”。
發(fā)軔
(1).拿掉支住車輪的木頭,使車前進。借指出發(fā),起程?!冻o·離騷》:“朝發(fā)軔於 蒼梧 兮,夕余至乎 縣圃 。” 朱熹 集注:“軔,搘車木也,將行則發(fā)之?!薄痘茨献印け杂枴罚骸肮实玫乐?,車不發(fā)軔,騎不被鞍。” 唐 杜甫 《昔游》詩:“余時游名山,發(fā)軔在遠壑?!?明 徐霖 《繡襦記·結伴毘陵》:“赴京都,已發(fā)軔,親友皆無贐。” 雷昭性 《中國立憲之觀察與歐洲國會》:“譬諸行道,發(fā)軔即乖,雖追風追電,亦愈覺支離。”
(2).動用,動員。《尉繚子·兵談》:“富治者,民不發(fā)軔,甲不暴出,而威制天下。”
(3).比喻事物的開端。 張彥遠 《法書要錄》卷九載 唐 張懷瓘 《書斷下》:“茲又論夫文字發(fā)軔,牋翰殊出?!?金 元好問 《奉直趙君墓碣銘》:“萬物并流,至君而止。司南圣涂,發(fā)軔伊始?!?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瑞云》:“此奴終身發(fā)軔之始,不可草草?!?聞一多 《文藝與愛國》:“我們的愛國運動和新文學運動何嘗不是同時發(fā)軔的?” 郭沫若 《反正前后》第一篇七:“ 中國 立憲運動的具體的表現(xiàn)大約是發(fā)軔于戊戌政變。”
(4).猶發(fā)跡。 宋 吳曾 《能改齋漫錄·記詩》:“ 韓子蒼 獻 王將明 生日二十絶句,內(nèi)一絶句云:‘萬里青霄發(fā)軔時,驊騮絶足看奔馳?!?明 鄭若庸 《玉玦記·對策》:“繩樞賤貧,分柴桑終淹此身。一朝發(fā)軔,向楓陛躬逢湛恩?!?明 唐寅 《顧君滿考張西溪索詩餞之故為賦此》:“功名發(fā)軔qing{1*1}云{1-1}路,長愿存心在ze{1~1}民。”參見“ 發(fā)跡 ”。
南端
(1).南方;南邊。 漢 王逸 《九思·守志》:“繞曲阿兮北次,造我車兮南端?!薄对贰ぬ煳闹疽弧罚骸氨黹L五十尺,廣二尺四寸,厚減廣之半,植於圭之南端圭石座中,入地及座中一丈四尺,上高三十六尺?!?/p>
(2).南邊正門。《文選·張衡<東京賦>》:“啟南端之特闈,立應門之將將?!?薛綜 注:“端門,南方正門?!薄段倪x·左思<魏都賦>》:“巖巖北闕,南端攸遵?!?李善 注:“凡南方正門,皆謂之端?!?/p>
文書
文書 (wénshū) 指公文、書信、契約等 document;official despatch 手把文書口稱敕?!啤?白居易《賣炭翁》 文書下行直省。——清· 方苞《獄中雜記》 從事公文、書信工作的人員 copy clerk 文字書籍 book程公許名句,金山寺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