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舂鈴下索焚香,鏤管紋箋發(fā)彩章
出自宋代文同《寄永興吳龍圖給事》:
高舂鈴下索焚香,鏤管紋箋發(fā)彩章。
應(yīng)在后園涼榭里,玄霜仙帽紫霓裳。
注釋參考
高舂
日影西斜近黃昏時(shí)?!痘茨献印ぬ煳挠?xùn)》:“﹝日﹞至于 淵虞 ,是謂高舂;至于 連石 ,是謂下舂。” 高誘 注:“高舂,時(shí)加戍,民碓舂時(shí)也。” 劉文典 集解:“《初學(xué)記》引注云:‘言尚未冥,上蒙先舂,曰高舂。’” 南朝 梁 王僧孺 《為韋雍州致仕表》:“高舂之景一斜,不周之風(fēng)忽至?!?唐 皎然 《浮云》詩之三:“浮云浮云,集於高舂。高舂濛濛,日夕之容?!?清 趙翼 《遣興》詩之三:“折坂未登車倒退,游山正好日高舂。”
鈴下
(1).指侍衛(wèi)、門卒或仆役。 漢 應(yīng)劭 《漢宮儀》:“太常駕四馬,主簿前車八乘,有鈴下、侍閣、辟車、騎吏、五百等員?!?晉 干寶 《搜神記》卷七:“ 王敦 在 武昌 ,鈴下儀仗生花?!薄顿Y治通鑒·漢獻(xiàn)帝建安元年》:“ 布 ( 呂布 )屯 沛城 西南,遣鈴下請 靈 ( 紀(jì)靈 )等?!?胡三省 注:“鈴下,卒也,在鈴閣之下,有警至則掣鈴以呼之,因以為名。”
(2).太守的敬稱。 明 王志堅(jiān) 《表異錄·職官》:“ 唐 稱太守曰節(jié)下,又云鈴下,又云第下。”
焚香
焚香 (fénxiāng) 燒香 burn joss sticks 焚香拜佛 點(diǎn)燃香支 light joss sticks 焚香禱告鏤管
(1).雕花的筆管。 南朝 梁元帝 有《謝東宮賜白牙鏤管筆啟》。亦借指筆。 晉 王羲之 《筆經(jīng)》:“有人以緑沉桼竹管及鏤管見遺,用之多年?!?唐 羅隱 《寄酬鄴王羅令公》詩之四:“只見篇章矜鏤管,不知?jiǎng)讟I(yè)柱青冥?!?/p>
(2).樂器。刻花的竹管。 晉 王嘉 《拾遺記·周穆王》:“器則有 岑華 鏤管…… 岑華 ,山名也,在 西海 上,有象竹,截為管吹之,為羣鳳之鳴。”
彩章
彩色涂飾?!段倪x·何晏<景福殿賦>》:“既窮巧於規(guī)摹,何彩章之未殫?爾乃文以朱緑,飾以碧丹。” 呂延濟(jì) 注:“采章,文飾也?!?/p>
彩色圖飾。古代多用于車服旌旗之類?!稌x書·劉頌傳》:“須車甲器械既具,羣臣乃服綵章;倉廩已實(shí),乃營宮室。” 唐 劉禹錫 《和令狐相公九日對黃白二菊花見懷》:“琮璧交輝映,衣裳雜綵章?!?/p>
文同名句,寄永興吳龍圖給事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