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薛仲庚《讀書》:
憂來驅(qū)我行,困來驅(qū)我睡。
文章堆案頭,時復一開視。
豈能皆通說,偶然聊適意。
駿馬驟平途,里程何足計。
萬我羅目前,忽為塵所昧。
虎豹貴搜獵,狐兔從委棄。
五鼎雖共珍,聞名豈知味。
均此一卷書,今日與昨異。
求名無欲速,要當畢斯世。
古人不為經(jīng),言動人偶記。
悲哉漢諸儒,白首闇文義。
注釋參考
白首
(1).猶白發(fā)。表示年老?!妒酚洝し饿虏虧闪袀髡摗罚骸?范雎 、 蔡澤 世所謂一切辯士,然游説諸侯至白首無所遇者,非計策之拙,所為説力少也?!?前蜀 韋莊 《與東吳生相遇》詩:“十年身事各如萍,白首相逢淚滿纓?!?元 錢應庚 《春草碧·次韻酬復孺》詞:“西園長記前游,乘興重來看蘭藥。白首友於情,同憂樂?!?明 馮惟敏 《不伏老》第三折:“青春易邁,白首無成。獨坐無聊,老懷難遣?!?清 吳敬梓 《移家賦》:“羨白首之詞臣,久赤墀之記注?!?/p>
(2).謂男女相愛誓愿白頭偕老。 宋 陳師道 《送內(nèi)》詩:“三歲不可道,白首以為期?!?明 何景明 《送崔氏》詩:“深言匪曲衷,白首為所誤。” 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青蛙神》:“妾向以君儇薄,未必遂能相白首?!?巴金 《春天里的秋天》十:“純潔的初戀,信托的心,白首的約,不辭的別。”
文義
(1).文章的義理;文章的內(nèi)容?!稘h書·揚雄傳下》:“今 揚子 之書文義至深,而論不詭於圣人?!薄稌x書·后妃傳上·左貴嬪》:“言及文義,辭對清華,左右侍聽,莫不稱美?!薄赌淆R書·陸澄傳》:“ 澄 當世稱為碩儒,讀《易》三年,不解文義?!?/p>
(2).亦作“ 文誼 ”。文字的意義。 清 李漁 《閑情偶寄·詞曲上·音律》:“竟有只顧串合,不詢文義之通塞,事理之有無,生扭數(shù)字作曲名者,殊失顧名思義之體?!?清 俞樾 《諸子平議·呂氏春秋一》“救守不可取”:“ 畢氏 沅 校本,不解前后文誼?!?章炳麟 《文學說例》:“是‘樂相樂’為當時常語也。斯二者必求其文義,則窒閡難通,誠以韻語異於他文耳。”
(3).文辭?!稌x書·李玄盛傳》:“通涉經(jīng)史,尤善文義?!薄端螘ゎ佈又畟鳌罚骸皶r尚書令 傅亮 自以文義之類,一時莫及, 延之 負其才辭,不為之下。”《二刻拍案驚奇》卷十九:“ 寄兒 睡去,夢見身為儒生,粗知文義。”《明史·劉顯傳》:“ 劉顯 , 南昌 人,生而膂力絶倫,稍通文義。”
薛仲庚名句,讀書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