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孫復《諭學》:
冥觀天地何云為,茫茫萬物爭蕃滋。
羽毛鱗介各異趣,披攘攫搏紛相隨。
人亦其間一物爾,餓食渴飲無休時。
茍非道義充其腹,何異鳥獸安須眉。
人生在學勤始至,不勤求至無由期。
孟軻荀卿揚雄氏,當時未必皆生知。
因其鑽仰久不已,遂入圣域爭先馳。
既學便當窮遠大,勿事聲病淫哇辭。
斯文下衰吁已久,勉思駕說扶顛危。
擊喑敺聾明大道,身與姬孔為藩籬。
是非豐顇若不學,慎無空使精神疲。
注釋參考
冥觀
玄妙的體察。《文選·孫綽<游天臺山賦>》:“渾萬象以冥觀,兀同體於自然?!?李善 注:“冥,昧也。言不顯視也?!?唐 韓愈 《薦士》詩:“冥觀洞古今,象外逐幽好。”
天地
天地 (tiāndì) 天和地。指自然界和社會 heaven and earth;universe;world 天地山川?!巍?王安石《游褒禪山記》 天地之聞?!濉?黃宗羲《原君》 天地之大 震動天地。——明· 張溥《五人墓碑記》 比喻人們活動的范圍 scope of operation;field of activity 指天地之間,自然界 nature;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天地之精也?!秴问洗呵铩ど餍姓摗?天地百法乎?!濉?洪亮吉《治平篇》又 天地調(diào)劑之法也。 天地不能生人。 天地之所以養(yǎng)人也。云為
(1).言論行為?!兑住だM辭下》:“變化云為,吉事有祥?!?孔穎達 疏:“或口之所云,或身之所為也?!?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刺驕》:“口習丑言,身行弊事,凡所云為,使人不忍論也?!?宋 司馬光 《上皇帝疏》:“舉措云為,不可不慎?!?清 李颙 《四書反身錄·中庸》:“能慎其所習,而先立乎其大,不移不奪,動靜云為,惟依良知良能,自無不善,即此便是率性?!?/p>
(2).所為。 漢 班固 《東都賦》:“子實 秦 人,矜夸館室,保界 河 山 ,信識 昭 襄 而知 始皇 矣,烏睹大 漢 之云為乎!”《漢書·李尋傳》:“君不修道,則日失其度,晻昧無光,各有云為?!?王先謙 補注:“云猶所也。” 明 宋濂 《傅幼學字說》:“三代,圣人之所學者,大參乎天地,而小不遺乎事物;妙可以贊化機,而近不離乎云為?!?/p>
(3).變化。 唐 李商隱 《井泥四十韻》:“顧於冥冥內(nèi),為問秉者誰?我恐更萬世,此事愈云為?!?/p>
茫茫
茫茫 (mángmáng) 遼闊曠遠的樣子;模糊不清楚 boundless and indistinct;vast 長天茫茫?!啤?李朝威《柳毅傳》 野茫茫?!稑犯娂るs歌謠辭·敕勤歌》 夫之茫茫?!鳌?顧炎武《復庵記》 茫茫的前景 別時茫茫江浸月?!啤?白居易《琵琶行(并序)》萬物
萬物 (wànwù) 宇宙間的一切事物 universe;all things on earth 萬物生光輝?!稑犯娂らL歌行》 善萬物之得時?!獣x· 陶淵明《歸去來兮辭》 反側(cè)于萬物?!铣骸?丘遲《與陳伯之書》 萬物莫不然?!猍英]赫胥黎著、 嚴復譯《天演論》蕃滋
繁殖增益?!秶Z·越語下》:“五穀睦熟,民乃蕃滋?!薄缎挛宕贰るs傳八·康福》:“乃令 福 牧馬于 相州 ,為小馬坊使,逾年馬大蕃滋。”《清史稿·兵志十二》:“水草蕃滋,馬恃以生息?!?/p>
孫復名句,諭學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