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詩忽盛談,俗狀良內(nèi)慚
出自宋代陳傅良《臨桂尉楊渭夫以詩來因次其韻兼簡同僚》:
萬物各美惡,一室有面背。
去來故無恒,欣厭惟所會。
有能悟茲理,何必著幽邃。
后圃并山麓,修竹積空翠。
斧尋自何年,樊養(yǎng)特過計。
陳根獨遭時,沃壤亦借勢。
居然成獨清,可以掩眾媚。
亭院起中{上不下幾},湖潦粲前際。
於時吾豈敢,謂此天作對。
新詩忽盛談,俗狀良內(nèi)慚。
子方及歸期,客復(fù)攪離思。
尚當(dāng)封殖之,去日如始至。
注釋參考
新詩
(1).新的詩作。 晉 張華 《答何劭詩》之一:“良朋貽新詩,示我以游娛?!?唐 杜甫 《解悶》詩之七:“陶冶性靈存底物?新詩改罷自長吟?!?清 黃遵憲 《奉命為美國三富蘭西士果總領(lǐng)事留別日本諸君子》詩:“海外偏留文字緣,新詩脫口每爭傳?!?/p>
(2).指“五四”以來的白話詩。 mao{1~1}澤{1*1}東 《關(guān)于詩的一封信》:“詩當(dāng)然應(yīng)以新詩為主體。” 李一氓 《<阿英文集>序》:“你寫新詩,我填舊詞,也是個詩人高唱的時代?!?/p>
盛談
猶美談。 清 王夫之 《家世節(jié)錄》:“ 楊太母 所生母年九十,生 恥所 楊公 ,舉于鄉(xiāng),官州刺史。凡四世略相等,戚里以為盛談?!?/p>
俗狀
俗人的舉止和狀貌。 南朝 齊 孔稚珪 《北山移文》:“爾乃眉軒席次,袂聳筵上,焚芰製而裂荷衣,抗塵容而走俗狀?!?清 蔣士銓 《第二碑·上塚》:“卑職竭蹶簿書,未遑偵訪,今蒙垂問,自覺俗狀塵容,有慚風(fēng)雅?!?/p>
陳傅良名句,臨桂尉楊渭夫以詩來因次其韻兼簡同僚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