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朝薛戎《游爛柯山》
登巖已寂歷,絕頂更岧峣。響像如天近,窺臨與世遙。
悠然暢心目,萬慮一時(shí)銷。
圣游本無跡,留此示津梁。架險(xiǎn)知何適,遺名但不亡。
只今成佛宇,化度果難量。
二仙行自適,日月徒遷徙。不語寄手談,無心引樵子。
蒙分一丸藥,相偶窮年祀。
仙山習(xí)禪處,了知通李釋。昔作異時(shí)人,今成相對寂。
便是不二門,自生瞻仰意。
注釋參考
無跡
亦作“ 無跡 ”。沒有蹤影;沒有痕跡。 南朝 梁 陸倕 《新刻漏銘》:“一暑一寒,有明有晦。神道無跡,天工罕代。” 宋 王讜 《唐語林·政事下》:“﹝ 李惠登 ﹞為政清浄無跡,不求人知?!?/p>
見“ 無跡 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