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何頡之《詩一首》:
長安古碑用樂石,蠆尾銀鉤擅精密。
缺訛橫道已足哀,況復鐫裁代磚甓。
有如天吳及紫鳳,顛倒在衣吁可惜。
注釋參考
缺訛
指減少和變動。 唐 杜甫 《石犀行》:“嗟爾三犀不經(jīng)濟,缺訛只與長川逝?!?楊倫 箋注:“缺謂損其數(shù),訛謂易其處。” 唐 韋應物 《石鼓歌》:“石如皷形數(shù)止十,風雨缺訛苔蘚澁。”
橫道
(1).當?shù)?,橫在道上。 漢 劉向 《說苑·談叢》:“士橫道而偃,四支不掩,非士之過,有土之羞也?!?宋 蘇軾 《自興國往筠宿石田驛南野人舍》詩:“倚山修竹有人家,橫道清泉知我渴?!?/p>
(2).旁道。 魯迅 《三閑集·我的態(tài)度氣量和年紀》:“他后來真是暮年景象,因為反對白話,不能論戰(zhàn),便從橫道兒來做一篇影射小說,使一個武人痛打改革者,--說得‘美麗’一點,就是神往于‘武器的文藝’了。”
況復
亦作“況復”。1.更加;加上。 隋煬帝 《白馬篇》:“本持身許國,況復武功彰?!?唐 杜甫 《寄杜位》詩:“干戈況復塵隨眼,鬢髮還應雪滿頭?!?明 梁辰魚 《于虎丘殿階遇張月容》曲:“眼波橫,況復香肩偷憑?!?/p>
(2).何況,況且?!蛾悤そ倐鳌罚骸皼r復才未半古,尸素若茲?!?唐 馬總 《意林·傅子》:“蜘蛛作羅,蜂之作窠,其巧亦妙矣,況復人乎?” 唐 劉駕 《寄遠》詩:“得書喜猶甚,況復見君時?!?/p>
(3).仿佛,好像。 唐 寒山 《詩》之一三四:“呼之迴面視,況復不相識。”
鐫裁
鑿削裁割。《道山清話》引 宋 何斯舉 詩:“缺訛橫道已足哀,況復鐫裁代甎甓?!?/p>
磚甓
磚甓:即磚?!稌x書·孝友傳·吳逵》:“晝則傭賃,夜燒磚甓?!?清 高士奇 《金鰲退食筆記》卷下:“﹝ 五龍亭 ﹞中有錫殿,以錫為之,不施磚甓。”
塼甓:磚瓦。 南朝 宋 謝惠連 《祭古冢文》:“東府掘城北壍,入丈餘,得古冢,上無封域,不用塼甓?!?/p>
何頡之名句,詩一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