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陳淳《挽楊料院二首》:
早識淵源正,從師事切磨。
天姿純不颣,世俗淡無波。
廬墓誠於孝,刑家儉以和。
自應仁者壽,命也奈之何。
注釋參考
淵源
淵源 (yuānyuán) 源流,本原 source;origin 測其淵源,覽其清濁,未有厲俗獨行若寧者也。——《三國志·管寧傳》 事物淵源從師
[acknowledge sb. as one's master (or teacher)]∶跟隨師傅學習 [技藝]
惑而不從師,其為惑也。——韓愈《師說》
從師習藝
詳細解釋跟老師學習?!稏|觀漢記·郭丹傳》:“ 丹 從師 長安 。” 唐 柳宗元 《師友箴》:“吾欲從師,可從者誰?”《二刻拍案驚奇》卷十七:“至今兩 川 風俗,女人自小從師上學,與男人一般讀書?!?清 沉復 《浮生六記·閨房記樂》:“ 蕓 既長,嫻女紅,三口仰其十指供給, 克昌 從師,脩脯無缺?!?/p>
切磨
切磋相正。 唐 元稹 《敘詩寄樂天書》:“每公私感憤,道義激揚,朋友切磨……凡所對遇異於常者,則欲賦詩?!?宋 蘇洵 《與歐陽內翰第三書》:“非徒援之於貧賤之中,乃與切磨議論共為不朽之計?!?/p>
摩擦;摩搓。 漢 王充 《論衡·定賢》:“今又但取刀、劍,恒銅鉤之屬,切磨以嚮日,亦得火焉?!?/p>
陳淳名句,挽楊料院二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