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黃裳《洞仙歌(暑中)》:
亂蟬何事,冒暑吟如訴。
斷續(xù)聲中為誰(shuí)苦。
陣云行碧落,舒卷光陰,秋意爽,俄作晴空驟雨。
明珠無限數(shù)。
都在荷花,疑是星河對(duì)庭戶。
莫負(fù)晝?nèi)缒?,況有清尊,披襟坐、水風(fēng)來處。
信美景良辰、自古難并,既不遇多才,豈能歡聚。
注釋參考
有清
指 清 代。有,詞頭?!肚迨犯濉ざY志十二》:“有 清家 法,不立儲(chǔ)貳。” 梁?jiǎn)⒊?《新民說》十六:“有 清二 百年間民德之變遷,在 朱 學(xué)時(shí)代有偽善者,猶知行惡之為可恥也,在 漢 學(xué)時(shí)代并偽焉者而無之,則以行惡為無可恥也?!?/p>
披襟
(1).敝開衣襟。多喻舒暢心懷。 戰(zhàn)國(guó) 楚 宋玉 《風(fēng)賦》:“有風(fēng)颯然而至,王廼披襟而當(dāng)之曰:‘快哉此風(fēng)!’” 宋 張景星 《秋日白鷺亭》詩(shī):“開樽屏絲竹,披襟向蕭籟。” 清 杜岕 《張大育頭陀抱琴來同孟新聽彈》詩(shī):“一曲《涂山操》,披襟此日過?!?/p>
(2).指衣衫破爛,把衣襟拖掛下來。 郭沫若 《洪波曲》第十四章二:“那些壯丁們?cè)诿恳粋€(gè)人身上穿著一件衛(wèi)生衣……大框小洞,帶片披襟,甚至有的一邊袖筒短了一截。”
(3).亦作“ 披衿 ”。猶披心。謂推誠(chéng)相與?!稌x書·周顗傳》:“ 伯仁 總角於東宮相遇,一面披襟,便許之三事,何圖不幸自貽王法?!薄端囄念惥邸肪砦逦逡?南朝 梁 王僧孺 《<臨海伏府君集>序》:“與君道合神遇,投分披衿?!?唐 杜甫 《奉贈(zèng)盧五丈參謀琚》詩(shī):“入幕知 孫楚 ,披襟得 鄭僑 ?!?清 陳盟 《與親友話舊》詩(shī):“所愿故鄉(xiāng)歸有路,披襟重話再生歡。”
來處
謂來而安處。《詩(shī)·大雅·鳧鹥》:“鳧鷖在渚,公尸來燕來處?!?毛 傳:“處,止也?!?鄭玄 箋:“其來燕似若止得其處。”
(1).所來的地方。 唐 鄭谷 《石門山泉》詩(shī):“云邊野客窮來處,石上寒猿見落時(shí)。” 元 馬致遠(yuǎn) 《任風(fēng)子》第二折:“你來處來,去處去,休迷了正道。”
(2).指來歷,出處。指引文或典故的來源。 宋 黃庭堅(jiān) 《答洪駒文書》之二:“ 老杜 作詩(shī), 退之 作文,無一字無來處?!?宋 王楙 《野客叢書·未渠央》:“今人詩(shī)句多用未渠央事,往往不究來處?!?/p>
黃裳名句,洞仙歌(暑中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