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大愚《乞荊浩畫》:
六幅故牢健,知君恣筆蹤。
不求千澗水,止要兩株松。
樹下留盤石,天邊縱遠(yuǎn)峰。
近巖幽濕處,惟藉墨煙濃。
注釋參考
筆蹤
猶筆跡。謂運筆之痕跡。《晉書·王獻之傳論》:“觀其字勢疏瘦,如隆冬之枯樹;覽其筆蹤拘束,若嚴(yán)家之餓隸?!?宋 蘇軾 《答王定民》詩:“筆蹤好在留臺寺,旗隊遙知到石溝。” 宋 梅堯臣 《原叔宅觀山水圖》詩:“老松瘦樹無筆蹤,巧奪造化何能窮?!?/p>
大愚名句,乞荊浩畫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玉徽指穩(wěn),別一般情,方永晝作者:李之儀作品:驀山溪(次韻徐明叔)
- 明根生惠性,德行多饒益
- 名價皆酬百萬余,尚憐方丈講玄虛。作者:陸龜蒙作品:和襲美寒日書齋即事三首,每篇
- 粉褪了雨后桃花,帶寬了風(fēng)前楊柳
- 拙昧難容世,貧寒別有情。作者:暢當(dāng)作品:天柱隱所重答江州應(yīng)物
- 東西相遠(yuǎn)望不到,兩目欲斷心將穿
- 太史留題快閣詩,舊碑未必是真題作者:楊萬里作品:題太和宰卓士直寄新刻山谷快閣詩真跡二首
- 谷價方翔踴,民言備苦辛
- 明朝水退得新晴,兩鳥故應(yīng)天所縱作者:黎廷瑞作品:甲午孟夏祝公輔道過山中遂偕如上饒赴孟史君
- 是非得喪一毫輕,蠻觸何勞角上爭作者:虞儔作品:朱天永示仆二詩蓋有激而云者因用其韻以廣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