薰風(fēng)自生涼,秋云不待族
出自宋代趙善括《和邦承所贈中隱古風(fēng)》:
少年麋鹿姿,待價非結(jié)綠。
東湖嗜紅芰,西山茹黃獨。
雖無負(fù)郭田,僅有環(huán)堵屋。
稍知親簡編,豈意分符竹。
不作梁甫吟,徒歌采薇曲。
軒冕本無心,泉石慕幽躅。
疏才偶計偕,微名玷宦牘。
擾客書掣肘,蹈險車脫軸。
為米一折腰,獻(xiàn)玉三刖足。
人情冰復(fù)炭,世路同岸為谷。
奔走三十年,塵埃幾千斛。
歸訪舊園林,要識真面目。
敝廬他人居,故友半鬼錄。
誅茅傾客囊,千日笑神速。
堂成屢留醉,夜闌更秉燭。
冬霜孤松秀,春霖萬花霂。
薰風(fēng)自生涼,秋云不待族。
魚鳥樂欣欣,柴荊紛樕樕。
曳杖時往還,拊缶誰拘束。
敲門聞剝啄,開緘佩謙牧。
初讀少陵詩,再對淵明菊。
試聽句擲金,坐想人如玉。
搜腸嗣高吟,深愧窘邊幅。
注釋參考
薰風(fēng)
(1).和暖的風(fēng)。指初夏時的東南風(fēng)。《呂氏春秋·有始》:“東南曰薰風(fēng)。” 唐 白居易 《首夏南池獨酌》詩:“薰風(fēng)自南至,吹我池上林?!?明 李東陽 《天津八景》詩之四:“層軒南向坐薰風(fēng),極目平疇遠(yuǎn)近同?!?陳毅 《紀(jì)念寧滬解放十周年》詩:“解放 寧 滬 吾道東,大軍整肅勝薰風(fēng)?!?/p>
(2).相傳 舜 唱《南風(fēng)歌》,有“南風(fēng)之薰兮”句,見《孔子家語·辯樂》。后因以“薰風(fēng)”指《南風(fēng)歌》。 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時序》:“ 有虞 繼作,政阜民暇,‘薰風(fēng)’詩於元后,‘爛云’歌於列臣?!?宋 蘇軾 《東陽水樂亭》詩:“鏗然澗谷含宮徵,節(jié)奏未伐君獨喜。不須寫入薰風(fēng)弦,縱有此聲無此耳?!?/p>
不待
不待 (bùdài) 不必,不用;不等 needlessly 不待你來,他就走了趙善括名句,和邦承所贈中隱古風(fēng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