東坡拍手笑,俗耳曾不聞
出自宋代吳則禮《無著以東坡西湖觀月聽琴詩示予因次韻》:
白月在湖底,脫冠睇微云。
從來雍門恨,世上惟有君。
往時東坡老,為子持一樽。
東坡只飯豆,未辦汗滓醺。
獨愛三昧晤,昵昵出斷紋。
東坡拍手笑,俗耳曾不聞。
延州亦窮相,坐睡從昏昏。
都梁固高徹,淮水元自渾。
注釋參考
東坡
(1).東邊坡地。 唐 蘇颋 《先是新昌小園期京兆尹一訪茲愿不果率然成章》詩:“寂寞東坡叟,傳呼北里人?!?唐 白居易 《東坡種花》詩之二:“東坡春向暮,樹木今何如?”
(2).地名。在 湖北省 黃岡縣 憢東。 宋 蘇軾 《東坡》詩:“雨洗 東坡 月色清,市人行盡野人行。”
(3). 宋 蘇軾 自號 東坡居士 ,因以“東坡”為其別稱。 宋 施彥執(zhí) 《北窗炙輠》卷上:“昨 強幼安 來説話,引援甚富。某謂之曰:‘若此者, 六一 語;若此者, 溫公 語;若此者, 東坡 語;若此者, 山谷 語; 強幼安 語卻在甚處?’” 明 王鏊 《震澤長語·文章》:“ 東坡 為詩,無非譏切時政,借曰意在愛君,亦從諷諫可也?!?清 吳汝綸 《與楊伯衡論方劉二集書》:“於八家則 望溪 近 歐 曾 ,而 海峰 近 東坡 ?!眳⒁姟?東坡居士 ”。
拍手
[clap one's hands] 雙手相拍或鼓掌
孩子們邊跳舞邊拍手
詳細解釋兩手相拍。多用以表示歡迎、感謝或贊成等?!短接[》卷九二四引 漢 楊孚 《異物志》:“孔雀其大如雁而足高,毛皆有班文采。捕得畜之,拍手則舞?!?唐 寒山 《詩》之十五:“拍手摧花舞,搘頤聽鳥歌。” 宋 蘇軾 《張競辰永康所居萬卷堂》詩:“兒童拍手笑何事,笑人空腹談經(jīng)義?!?元 陸蕙奴 《舟中漫成》詩:“彈后月明人拍手,不知元是斷腸聲?!?巴金 《死去的太陽》:“穿著短衫的工人們在學校里出現(xiàn)的時候,人行道上的學生便一齊拍手高呼‘工人萬歲!’”
俗耳
聽慣塵世之聲的耳朵。 唐 韓愈 《縣齋讀書》詩:“哀狖醒俗耳,清泉潔塵襟?!?/p>
吳則禮名句,無著以東坡西湖觀月聽琴詩示予因次韻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