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釋道濟《酒醉后作》:
本是修來四果身,風顛作逞混凡人。
能施三昧神通力,便指尺人出世津。
經(jīng)卷無心看,禪機有意親。
醉時喝佛罵天真。
渾身不見些兒好,一點靈光絕勝人。
注釋參考
修來
謂修業(yè)進德以求將來之功。 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君道》:“掩細瑕而録大用,忘近惡而念遠功,使夫 曹劌 、 孟明 有修來之効, 魏尚 、 張敞 立雪恥之績。”《三國志·魏志·袁紹傳》“ 太祖 乃還救 譚 ,十月至 黎陽 ” 裴松之 注引《漢晉春秋》:“是后又望將軍改往修來,克己復禮,追還孔懷如初之愛。”
四果
(1).佛教語。聲聞乘圣果有四,舊譯依梵語稱為須陀洹果、斯陀含果、阿那含果、阿羅漢果。新譯將前三果譯為預流果、一來果、不還果,阿羅漢果仍其舊。 南朝 齊 周颙 《重答張長史書》:“吾不翔翮於四果,卿尚無疑其集佛?!?南朝 梁 沉約 《佛記序》:“非唯四果不議,固亦十地罔窺?!?唐 玄奘 《大唐西域記·納縛僧伽藍》:“伽藍西南,有一精廬。建立已來,多歷年所,遠方輻湊,高才類聚,證四果者難以詳舉?!?/p>
(2). 宋 代民間教派名。 宋 陸游 《條對狀》:“惟是妖幻邪人,平時誑惑良民,結(jié)連素定,待時而發(fā),則其為害,未易可測。伏緣此色人處處皆有, 淮南 謂之二禬子,兩 浙 謂之牟尼教, 江 東謂之四果。”
風顛
瘋癲。 唐 寒山 《詩》之二二○:“時人見 寒山 ,各謂是風顛。” 元 張壽卿 《紅梨花》第四折:“諕的他對面無言,有似風顛?!?清 李慈銘 《越縵堂讀書記·三朝要典》:“是其敘述,已極支離,,雖未必教導之偽辭,要不過風顛之譫語。”
凡人
凡人 (fánrén) 平常的人;平庸的人 ordinary person 俗人 mortal 凡人的麻煩永無終止釋道濟名句,酒醉后作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