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曾鞏《舍弟南源刈稻》:
買田南山下,禾黍忽已秋。
糟床待此注,豈止衣食謀。
窮陰迫霜霰,不可遲揫收。
吾黨二三子,晨行已寒裘。
久苦城中囂,至山諒優(yōu)游。
況已除險(xiǎn)穢,新堂置巖幽。
窗軒眾峰出,階墀水淙流。
良材未成種,草樹亦已稠。
寒花開照耀,谷鳥樂啾啁。
心與珍境接,佳興固已遒。
而況饋朝夕,甘美日可搜。
黃雞肥落俎,清酤湛盈甌。
時(shí)鮮鱠冰鯽,余滋拆丹榴。
此味何以侑,文辭頗賡酬。
晝務(wù)誡遺滯,夜工督舂揄。
因觀透穡勞,始覺奉養(yǎng)優(yōu)。
此樂詎非幸,人生復(fù)何求。
送子固自起,往意不可留。
注釋參考
何以
何以 (héyǐ) 用什么 how 何以教我 為什么 why 何以出爾反爾文辭
(1).言詞動(dòng)聽的辭令?!蹲髠鳌は骞迥辍罚骸把灾疅o文,行之不遠(yuǎn)。 晉 為伯, 鄭 入 陳 ,非文辭不為功?!薄稇?zhàn)國策·秦策一》:“繁稱文辭,天下不治?!薄俄n詩外傳》卷十:“故使者必矜文辭,喻誠信,明氣志,解結(jié)申屈,然后可使也?!?/p>
(2).亦作“ 文詞 ”。文章?!妒酚洝げ牧袀鳌罚骸坝嘁运?由 光 義至高,其文辭不可概見,何哉?”《史記·儒林列傳》:“是時(shí)天子方好文詞,見 申公 對(duì),默然?!?晉 陶潛 《晉故征西大將軍長史孟府君傳》:“文辭超卓,四座嘆之。” 宋 司馬光 《賢良策問》:“國家比下詔書,以延天下豪俊之士,待之以不次之位,豈特以學(xué)問之富貴為賢良,文辭之麗為方正邪?” 清 李漁 《閑情偶寄·詞曲上·結(jié)構(gòu)》:“文詞稍勝者即號(hào)才人,音律極精者終為藝士?!?梁啟超 《中國學(xué)術(shù)思想變遷之大勢(shì)》第四章第三節(jié):“ 節(jié)性 ( 王符 )、 公理 ( 仲長統(tǒng) )雖文辭斐然,然止于政論?!?/p>
賡酬
謂以詩歌與人相贈(zèng)答。 宋 王安石 《題正覺相上人籜龍軒》詩:“此地七賢誰笑傲,何時(shí)六逸自賡酬。” 元 劉壎 《隱居通議·詩歌七》:“已而與之賡酬,則與集中作大異。”
曾鞏名句,舍弟南源刈稻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