剎剎塵塵三昧事,知音何處不相逢
出自宋代釋正覺《惠首座寫師像求贊》:
衰颯儀容,僶俛頹慵。
玲瓏巖寺,夭矯云松。
艷冷晚秋菊,韻清霜曉鐘。
剎剎塵塵三昧事,知音何處不相逢。
注釋參考
剎剎塵塵
猶言在在處處。 蘇曼殊 《天涯紅淚記》第二章:“還有履踐分也無,剎剎塵塵是要津?!?李大釗 《新的!舊的!》:“既同在一個生活之中,剎剎塵塵都含有全體的質(zhì)性,都著有全體的顏色。”參見“ 剎塵 ”。
三昧
三昧 (sānmèi) 佛教用語,梵文 Samādhi 的音律,意思是止息雜念,使心神平靜,是佛教的重要修行方法。借指事物的要領(lǐng),真諦 (Budd.) purity and calm arising from correct relization;knack;secret 正令筆扛鼎,亦未造三昧?!懹巍妒咀舆^》 深得其中三昧知音
知音 (zhīyīn) 古代伯牙善于彈琴,鐘子期善于聽琴,能從伯牙的琴聲中聽出他寄托的心意 a friend keenly appreciative of one’s talents 子期死, 伯牙絕弦,以無知音者?!读凶印珕枴? 后來用知音稱知己,能賞識的人 知心朋友 intimate friend; bosom friend何處
哪里,什么地方?!稘h書·司馬遷傳》:“且勇者不必死節(jié),怯夫慕義,何處不勉焉!” 唐 王昌齡 《梁苑》詩:“萬乘旌旗何處在?平臺賓客有誰憐?”《宋史·歐陽修傳》:“ 脩 論事切直,人視之如仇,帝獨奬其敢言,面賜五品服。顧侍臣曰:‘如 歐陽脩 者,何處得來?’” 茅盾 《一個女性》五:“但是何處有愛呢?何處是愛呢?”
相逢
相逢 (xiāngféng) 彼此遇見;會見 come across 偶然相逢釋正覺名句,惠首座寫師像求贊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








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