洞庭揚(yáng)波江漢回,虎牙銅柱皆傾側(cè)
出自唐代杜甫《虎牙行(虎牙在荊門之北,江水峻急)》:
秋風(fēng)欻吸吹南國(guó),天地慘慘無(wú)顏色。
洞庭揚(yáng)波江漢回,虎牙銅柱皆傾側(cè)。
巫峽陰岑朔漠氣,峰巒窈窕谿谷黑。
杜鵑不來(lái)猿狖寒,山鬼幽憂雪霜逼。
楚老長(zhǎng)嗟憶炎瘴,三尺角弓兩斛力。
壁立石城橫塞起,金錯(cuò)旌竿滿云直。
漁陽(yáng)突騎獵青丘,犬戎鎖甲聞丹極。
八荒十年防盜賊,征戍誅求寡妻哭,遠(yuǎn)客中宵淚沾臆。
注釋參考
洞庭
(1).廣闊的庭院。《莊子·天運(yùn)》:“帝張《咸池》之樂(lè)於洞庭之野?!?成玄英 疏:“洞庭之野,天池之間,非 太湖 之 洞庭 也?!?三國(guó) 魏 曹植 《七啟》:“爾乃御文軒,臨洞庭?!?宋 蘇軾 《坤成節(jié)集英殿教坊詞·教坊致語(yǔ)》:“洞庭九奏,始識(shí)《咸池》之音;靈岳三呼,共獻(xiàn)后天之祝?!?/p>
(2).湖名。即 洞庭湖 ?!俄n非子·初見秦》:“ 秦 與 荊 人戰(zhàn),大破 荊 ,襲 郢 ,取 洞庭 、 五渚 、 江 南?!?唐 韓愈 《岳陽(yáng)樓別竇司直》詩(shī):“ 洞庭 九州間,厥大誰(shuí)與讓?” 清 葉廷琯 《鷗陂漁話·莪州公詩(shī)》:“ 洞庭 春水添新漲,好看雙飛返故林?!眳⒁姟?洞庭湖 ”。
(3).湖名。 太湖 的別名?!段倪x·左思<吳都賦>》:“指 包山 而為期,集 洞庭 而淹留?!?劉逵 注引 王逸 曰:“ 太湖 在 秣陵 東,湖中有 包山 ,山中有如石室,俗謂 洞庭 ?!眳⒁姟?太湖 ”。
(4).山名。在 江蘇省 太湖 中。有東西二山,東山古名 莫厘山 、 胥母山 、 元 明 后與陸地相連成半島。西山即古 包山 。
揚(yáng)波
(1).掀起波浪?!冻o·九歌·少司命》:“與女游兮九河,衝風(fēng)至兮水揚(yáng)波?!?北魏 酈道元 《水經(jīng)注·河水五》:“ 狄水 衍兮風(fēng)揚(yáng)波,船楫顛倒更相加?!?/p>
(2).比喻動(dòng)亂。《文選·袁宏<三國(guó)名臣序贊>》:“洪飇扇海,二溟揚(yáng)波?!?李善 注:“揚(yáng)波,喻亂也?!?/p>
(3).喻情緒波動(dòng)。 唐 韓愈 《高君畫贊》:“ 溫子 溫閑,骨氣委和,跡不舉物,心不揚(yáng)波?!?/p>
江漢
(1). 長(zhǎng)江 和 漢水 ?!稌び碡暋罚骸?江 漢 朝宗於海?!薄对?shī)·小雅·四月》:“滔滔 江 漢 ,南國(guó)之紀(jì)。” 朱熹 集傳:“ 江 漢 ,二水名。” 北周 庾信 《周柱國(guó)大將軍紇干弘神道碑》:“ 江 漢 之間,不驚雞犬; 樊 襄 之下,更多冠蓋?!?清 黃景仁 《黃鶴樓用崔韻》:“欲把登臨倚長(zhǎng)笛,滔滔 江 漢 不勝愁?!?/p>
(2).指 長(zhǎng)江 與 漢水 之間及其附近的一些地區(qū)。古 荊楚 之地,在今 湖北省 境內(nèi)。 晉 陸機(jī) 《演連珠》之四十:“ 江 漢 之君,悲其墜屨, 少原 之婦,哭其亡簪?!薄逗鬂h書·荀彧傳》:“ 紹 既新敗,眾懼人擾,今不因而定之,而欲遠(yuǎn)兵 江 漢 ,若 紹 收離糾散,乘虛以出,則公之事去矣?!薄段倪x·江淹<望荊山>詩(shī)》:“奉義至 江 漢 ,始知 楚 塞長(zhǎng)?!?李善 注:“ 江 漢 , 荊 楚 之境也?!?/p>
(3).指 長(zhǎng)江 與 漢水 之間及其附近的一些地區(qū)。古 巴 蜀 之地。今 四川省 的東部地區(qū)。 唐 杜甫 《枯棕》詩(shī):“嗟我 江 漢 人,生成復(fù)何有?” 仇兆鰲 注:“ 江 漢 ,指 巴 蜀 ?!?/p>
(4).指 長(zhǎng)江 與 漢水 之間及其附近的一些地區(qū)。今 湖北省 及其附近地區(qū)。 陳毅 《吟fan{1|1}攻形勢(shì)》:“ 江 漢 飛傳 劉 鄧捷,中原重見 李 鄭 回。”
虎牙
虎牙 (hǔyá) 向外凸出的犬牙 canine tooth銅柱
(1).銅制的支撐建筑物的柱子?!妒酚洝ば⑽浔炯o(jì)》:“其后則又作 栢梁 、銅柱、承露僊人掌之屬矣?!?明 何景明 《易水行》:“手持匕首摘銅柱,事已不成空駡倨?!薄缎旅裢韴?bào)》1990.8.5:“白玉般的礎(chǔ)石上聳立著粗大的銅柱?!?/p>
(2).神話傳說(shuō)中的天柱?!渡癞惤?jīng)·中荒經(jīng)》:“ 崑崙之山 ,有銅柱焉,其高入天,所謂天柱也。”
(3).銅制的作為邊界標(biāo)志的界樁?!逗鬂h書·馬援傳》“嶠南悉平” 李賢 注引 晉 顧微 《廣州記》:“ 援 到 交阯 ,立銅柱,為 漢 之極界也。” 唐 張渭 《杜侍御送貢物戲贈(zèng)》詩(shī):“銅柱朱崖道路難, 伏波 橫海舊登壇。” 清 趙翼 《陔馀叢考·馬氏銅柱有三》:“ 馬援 所立銅柱在 林邑國(guó) ……此 漢 時(shí)所立銅柱在 交趾 者也; 馬總 為 安南 都護(hù),建二銅柱於 漢 故處,劖著 唐 德,兼以明 伏波 之裔,此 唐 時(shí)所立銅柱亦在 交阯 者也; 五代 史 馬希范 攻 溪州 蠻,降之,乃立銅柱為表,命學(xué)士 李皋 銘之,此 五代 時(shí)所立銅柱在 五溪 者也。”
傾側(cè)
傾側(cè) (qīngcè) 倒向一側(cè),傾斜 swage 盆器傾側(cè)?!队莩跣轮尽で锫曉?shī)自序》 突如其來(lái)一股逆流使船傾側(cè)杜甫名句,虎牙行(虎牙在荊門之北,江水峻急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