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尺持汲綆,道長畏天暑
出自宋代陸游《讀何斯舉黃州秋居雜詠次其韻》:
古人處丘園,如彼不嫁女,終身秉大節(jié),敢恨老環(huán)堵。
嗟予晚乃覺,乞骸歸卒伍。
去就講已熟,穴居宜知雨。
百尺持汲綆,道長畏天暑。
先見雖有慚,愛身亦自許。
注釋參考
百尺
(1).十丈。喻高、長或深。 漢 枚乘 《七發(fā)》:“ 龍門 之桐,高百尺而無枝。” 晉 左思 《詠史》之二:“以彼徑寸莖,蔭此百尺條。”《文選·鮑照<苦熱行>》:“丹蛇踰百尺,玄蜂盈十圍?!?李善 注:“百尺、十圍,言其長大也?!?宋 蘇軾 《惠州李氏潛珍閣銘》:“眩古潭之百尺,涵萬象於瑤琨。”
(2).桅桿。《文選·木華<海賦>》:“於是候勁風,揭百尺,維長綃,掛帆席?!?李善 注:“百尺,帆檣也?!?/p>
汲綆
(1).汲水用的繩子?!端鍟な池浿尽罚骸?東都 城內(nèi)糧盡,布帛山積,乃以絹為汲綆,然布以爨?!?宋 陸游 《讀何斯舉黃州秋居雜詠次其韻》之六:“百尺持汲綆,道長畏天暑?!?明 楊慎 《燕歌行柬程以道》:“ 甘泉宮 里兜零舉, 疎勒城 邊汲綆摧。”
(2).制端溪硯的一種石頭名。 宋 祝穆 《方輿勝覽·廣東州·肇慶府》:“土產(chǎn)端硯:《郡志》曰……其舊坑有龍巖、汲綆、黃圖三石。汲綆全無眼?!?/p>
道長
對道士的敬稱。 清 孔尚任 《桃花扇·入道》:“眾位道長,我們社友俱已齊集了,就請法師老爺出來巡壇罷。” 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道士》:“自是每宴會,道士輒至,遇食則食,遇飲則飲, 韓 亦稍厭其頻。飲次, 徐 嘲之曰:‘道長日為客,寧不一作主?’” 曲波 《林海雪原》十:“‘道長!’ 楊子榮 努力抑制著急躁,用十分溫和的語氣說道:‘勞駕,我們問你一件事?!?/p>
陸游名句,讀何斯舉黃州秋居雜詠次其韻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