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昔如汝長,壯志在四方
出自宋代楊萬里《得壽仁、壽俊二子中涂家書三首》:
我昔如汝長,壯志在四方。
集賢給筆札,秉燭促夜裝。
平明出門去,振衣不傍徨。
先君泫然泣,感我令我傷。
先君顧我語,汝行勿斷腸。
他日汝養(yǎng)子,此悲會身當。
老懷追陳跡,心折涕泗滂。
注釋參考
志在四方
謂志向遠大,不株守于一地。《東周列國志》第二五回:“妾聞男子志在四方,君壯年不出圖仕,乃區(qū)區(qū)守妻子坐困乎?” 清 顧炎武 《與三侄書》:“若志在四方,則一出關門,亦有建瓴之便?!?宋慶齡 《把培養(yǎng)革命后代的責任擔當起來》:“從小鼓勵他們志在四方,而不是留戀鄉(xiāng)土。”
成語解釋四方:天下。有遠大的抱負和理想。志在四方出處明·馮夢龍《東周列國志》第二十五回:“妾聞‘男子志在四方’。君壯年不出圖仕,乃區(qū)區(qū)守妻子坐困乎?”楊萬里名句,得壽仁、壽俊二子中涂家書三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