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齡必反人弘道,一念潛通圣即天
出自宋代馬廷鸞《十月二十日客有言儒學事感而有賦》:
太中之后建隆前,魚爛瓜分且百年。
地辟天開崇帝學,河輝斗燦動星躔。
千齡必反人弘道,一念潛通圣即天。
嘆息斯文今有幸,昭昭奎運豈徒然。
注釋參考
千齡
(1).猶千年、千歲。極言時間久長。《晉書·禮志上》:“方今天地更始,萬物權輿,蕩近世之流弊,創(chuàng)千齡之英范。” 唐 張九齡 《奉和圣制登封禮畢洛城酺宴》詩:“運與千齡合,歡將萬國同。”
(2).用作祝壽之語?!短煊昊ā返诙兀骸爱敃r同到書房去,千齡壽麵用完成?!?/p>
反人
謀反的人;惡人?!侗饼R書·文宣帝紀》:“戊寅, 突厥 遣使朝貢。 梁 反人 李山花 自號天子,逼 魯山城 ?!?清 黃六鴻 《?;萑珪ば堂彵I》:“此人素日不端,又有實跡,原是反人。”
弘道
(1).弘揚大道,弘揚正道?!墩撜Z·衛(wèi)靈公》:“人能弘道,非道弘人。” 唐 吳兢 《貞觀政要·論規(guī)諫太子》:“盡情義以兼極,諒弘道之在人?!?清 梅曾亮 《吳府君墓表》:“儒者避其名而不復權其義,世因以儒之行病不廣大,豈所謂能弘道者乎?”
(2).大道;正理。 三國 魏 何晏 《景福殿賦》:“上則崇稽古之弘道,下則闡長世之善經。”《文選·陸機<皇太子宴玄圃宣猷堂有令賦詩>》:“皇上繼隆,經教弘道?!?李周翰 注:“以經教天之大道也?!?/p>
一念
(1).一動念間;一個念頭。 南朝 梁 沉約 《卻出東西門行》:“一念起關山,千里顧兵窟?!?唐 陳鴻 《長恨歌傳》:“由此一念,又不得居此,復墮下界?!?宋 陸游 《自規(guī)》詩:“忿慾俱生一念中,圣賢亦本與人同?!薄秲号⑿蹅鳌返谌兀骸澳憧蓵缘靡荒畈贿`天理人情,天地鬼神會暗中呵護,一念背了天理人情,天地鬼神也會立刻不容。”
(2).佛家語。指極短促的時間?!度释醢闳舨_蜜經·觀空品》:“九十剎那為一念?!?北魏 曇鸞 《無量壽經優(yōu)婆提舍愿生偈注》卷上:“六十剎那為一念。”《翻譯名義集·時分》:“一念中有九十剎那。”
潛通
亦作“潛通”。暗通;私通。 漢 應劭 《風俗通·皇霸·三皇》:“指天畫地,神化潛通。”《舊唐書·哥舒翰傳》:“﹝ 哥舒翰 ﹞誣奏戶部尚書 安思順 與 祿山 潛通?!?明 沉德符 《野獲編·吏部一·吏部見客》:“前輩如 嚴文靖 之為太宰, 陸莊簡 之為選郎,私宅皆無日不通賓客,未聞有譏評之者,況要津之囑挾,簠簋之潛通,豈朝房公署所能絶耶!” 范文瀾 蔡美彪 等《中國通史》第三編第六章第一節(jié):“封王制書里說封王的原因是 洱河 諸部潛通 犬戎 ( 吐蕃 ), 蒙歸義 率兵征討有功?!?/p>
馬廷鸞名句,十月二十日客有言儒學事感而有賦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