婆娑猶有地,媚灶畢余生
出自宋代賀鑄《和陳傳道秋日十詠之十秋蠅》:
不復(fù)怒飛聲,朝雞得擅鳴。
婆娑猶有地,媚灶畢余生。
注釋參考
婆娑
婆娑 (pósuō) 形容盤旋和舞動的樣子 wirl,dance 子仲之子,婆娑其下。——《詩·陳風(fēng)·東門之枌》。毛傳:“婆娑,舞也?!? 枝葉紛披的樣子 have luxuriant foliage;be a mass of branches and leaves媚灶
比喻阿附權(quán)貴。 漢 崔寔 《政論》:“長吏或?qū)嵡辶?,心平行潔,?nèi)省不疚,不肯媚灶?!薄峨`釋·漢太尉陳球碑》 洪適 釋:“ 東漢 閽寺之盛,人主拱手,君子喪氣,然剛毅之士寧接踵以赴死,不詘身以媚灶?!?明 陳汝元 《金蓮記·構(gòu)釁》:“念吾儕勢焰傾朝,那個不脂韋媚灶?”參見“ 媚奧 ”。
余生
余生 (yúshēng) 指人的晚年 one’s remaining years 幸存的生命 survival after a disaster 劫后余生賀鑄名句,和陳傳道秋日十詠之十秋蠅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