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李新《題月山亭》:
山如偃月江如玦,我歌驪駒與公別。
出門大路礲砥平,何得卻言新徑捷。
新徑無人可問迷,荊棘勾衣馬蹄折。
急行先到?jīng)Q不疑,大路知公笑人拙。
巾車和鑾長中節(jié),緩綏脂轂循安轍。
此身逸樂無疏虞,五里少體會十里歇。
一遲一速勿復(fù)論,只將大路指兒孫。
注釋參考
偃月
(1).橫臥形的半弦月?!短接[》卷四引 漢 京房 《易飛候》:“正月有偃月,必有嘉主?!?/p>
(2).泛稱半月形。 清 平步青 《霞外攟屑·里事·寒蘭蕩》:“田畛細(xì)流,入池如偃月?!?/p>
(3).指額骨如半月之形。相法認(rèn)為極貴之相。《戰(zhàn)國策·中山策》:“其容貌顏色,固已過絶人矣;若乃其眉目準(zhǔn)頞權(quán)衡,犀角偃月,彼乃帝王之后,非諸侯之姬也。” 鮑彪 注:“偃月,額骨?!薄逗鬂h書·皇后紀(jì)下·順烈梁皇后》:“相工 茅通 見后,驚,再拜賀曰:‘此所謂日角偃月,相之極貴,臣所未嘗見也?!?/p>
(4).營陣名?!缎绿茣ね回蕚魃稀罚骸按髮⒈?,柄不得專,一曰為偃月,一曰為魚麗,三軍萬夫,環(huán)旋翔佯,愰駭之間,虜騎乘之?!?唐 方干 《狂寇后上劉尚書》詩:“纔施偃月行軍令,便見臺星逼座隅。”參見“ 偃月營 ”、“ 偃月陣 ”。
(5).指 唐 李林甫 的 偃月堂 。 宋 葉紹翁 《四朝聞見錄·岳侯追封》:“雖懷 子儀 貫日之忠,曾無其福;卒墮 林甫 偃月 之計,孰拯其寃!” 宋 林景熙 《雜詠十首酬汪鎮(zhèn)卿》之十:“權(quán)臣坐 偃月 ,棄官如飄蓬?!眳⒁姟?偃月堂 ”。
歌驪
歌唱《驪駒》詩。《漢書·王式傳》:“客歌《驪駒》,主人歌《客毋庸歸》?!?顏師古 注:“ 服虔 曰:‘逸《詩》篇名也,見《大戴禮》。客欲去歌之?!?文穎 曰:‘其辭云“驪駒在門,僕夫俱存;驪駒在路,僕夫整駕”也?!焙笥弥^唱告別之歌。 宋 梅堯臣 《王龍圖知江陵》詩:“祖軷山川闊,歌《驪》道路愁。”
李新名句,題月山亭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