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熊禾《贈琢硯》:
我聞銅雀瓦,只覆嬌屋姝。
又聞端溪石,只近貪泉夫。
胡為得貴重,置我?guī)装赣纭?br>尚恐習(xí)氣膩,解使簡冊污。
我有一雨鐵,秉心與之俱。
永矢磨不磷,千載明區(qū)區(qū)。
彼哉瓦與石,飄擲付太虛。
注釋參考
銅雀瓦
銅雀臺 的瓦。后人取而制為硯,因代指硯臺。 宋 何薳 《春渚紀(jì)聞·銅雀臺瓦》:“ 相州 , 魏武 故都。所筑 銅雀臺 ,其瓦初用鉛丹雜胡桃油搗治火之,取其不滲,雨過即乾耳。后人於其故基,掘地得之,鑱以為研,雖易得墨而終乏溫潤,好事者但取其高古也。” 元 劉永之 《寄淦州友人》詩:“古硯自磨銅雀瓦,坐氊還疊罽賓羭?!?明 謝肇淛 《五雜俎·物部四》:“銅雀瓦雖奇品,然終燥烈易乾。乃其發(fā)墨,倍于端矣。”亦稱“ 銅臺瓦 ”。 清 陳維崧 《還京樂·萬紅友為香奩詩三十首用填此闋寄跋卷尾》詞:“恰翠承朱亞,澄心紙鎮(zhèn)銅臺瓦。”
熊禾名句,贈琢硯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